【
儀表網 行業政策】今年6月,重慶市召開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提出要著力打造“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迭代升級制造業產業結構,全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中心。
“33618”指的是:
3大萬億級主導產業集群: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新一代電子信息制造業、先進材料。
3大五千億級支柱產業集群:智能裝備及智能制造、食品及農產品加工、軟件信息服務。
6大千億級特色優勢產業集群:創新打造新型顯示、高端摩托車、輕
合金材料、輕紡、生物醫藥、新能源及新型儲能。
18個“新星”產業集群:衛星互聯網、生物制造、生命科學、元宇宙、前沿新材料、未來能源;功率半導體及集成電路、AI及機器人、
服務器、智能家居、傳感器及儀器儀表、智能制造裝備、動力裝備、農機裝備、纖維及復合材料、合成材料、現代中藥、醫療器械。
為加快構建“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近日,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印發《重慶市先進材料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7年)》《重慶市纖維及復合材料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7年)》《重慶市智能家居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7年)》《重慶市合成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7年)》。
《重慶市先進材料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7年)》
先進材料產業是實體經濟的根基,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產業和贏得國際競爭優勢的關鍵領域,是產業基礎再造的主力軍和工業綠色發展的主戰場。
到2027年,基本構建起產業結構更加合理、研發水平顯著提高、產業規模持續提升、質量效益不斷增強的“4+4+N”現代先進材料產業體系,全市先進材料產業產值突破10000億元。
“4”指大力發展四大先進基礎材料產業:先進有色金屬材料、先進鋼鐵材料、先進化工材料、先進綠色建材。
“4”指重點培育四大關鍵戰略材料產業:新能源材料、特種功能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材料、儲能材料。
“N”指培育氣凝膠材料、石墨烯材料、未來材料等前沿新材料。
《重慶市纖維及復合材料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7年)》
到2027年,全市纖維及復合材料產業規模總量突破500億元,玻璃纖維及復合材料產銷量占全國比重達到20%以上,打造1—2家全球一流的纖維及復合材料企業和品牌,引育一批優質企業,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明顯提升,創新能力和質量效益顯著提高,加快建設國家重要玻璃纖維及復合材料產業基地,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纖維及復合材料產業集群。
行動計劃提到,深入推進智能制造,支持企業提檔升級粉料精細化加工系統、窯爐溫度智能化集成控制系統、物流自動輸送系統、浸潤劑自動化配置系統、能源管理系統、絲餅下紗專用機械手等智能化控制系統和裝備,培育一批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
《重慶市智能家居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7年)》
智能家居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家居產品深度融合的產物,涵蓋智能家電、服務機器人、先進視聽、智能安防、智能衛浴等領域,是當前全球消費升級的重要著力點。
到2027年,全市現代智能家居產業體系基本形成,創新能力明顯增強,高質量產品供給明顯增加,初步形成供給創造需求、需求牽引供給的更高水平良性循環。建設市級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等示范項目不低于20個,培育世界知名品牌不低于1個,打造國內拳頭產品不少于20個,全市智能家居產業集群產值規模突破800億元,成為我國高水平特色智能家居產業集群之一。
行動計劃鼓勵智能制造優勢企業加快制造技術突破、工藝創新及業務流程再造,爭創國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和優秀場景。推動產業鏈骨干企業加大智能制造裝備和信息系統集成應用,創建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
《重慶市合成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7年)》
合成材料產業是化工產業的重要組成,產業鏈長、品種多,產品廣泛應用于國民經濟各領域。“十三五”期間到“十四五”初,重慶市初步構建起聚氨酯、聚酰胺、高端聚烯烴、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酯等合成材料產業鏈,2022年合成材料產值622億元,在先進材料中的比重為9.5%。建成了全球最大己二酸生產基地,苯法工藝生產己二腈、EVOH中試核心技術和專有設備等工藝設備填補國內空白,建成了西南地區唯一的MDI生產基地和全球最大的單體氨綸生產裝置,全球最大單套食品級PET和國內單套最大的MMA生產裝置。但我市合成材料產業發展存在基礎原料烯烴、芳烴短缺,產業鏈不完整,供應鏈單一,附加值不高等問題,合成材料高質量發展依然任重道遠。
堅持目標導向,立足現有產業基礎,聚焦汽車、電子、裝備、消費品等重點產業發展需求,做大做強優勢合成材料產業鏈,規劃發展成長型合成材料產業,積極發展氟材料,培育發展可降解材料產業。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