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研發快訊】1月17日,中國科學院重點部署項目“水下濕插拔
連接器研制”驗收會順利召開,由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以下簡稱西安光機所)聯合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嶗山實驗室等單位牽頭研制的我國首套光電復合型水下濕插拔連接器順利完成驗收。驗收會上,專家組一致認為:“項目研究成果突出,成熟度高,滿足了深海應用要求,解決了水下濕插拔連接器的瓶頸問題,建議加快進行產業化。”
樣機在南海1600米深的海底觀測網,成功完成2次對接,光纖、電纜接駁正常,圓滿完成海試目標。這標志著我國已掌握水下濕插拔連接器核心技術,關鍵元器件國產化替代邁出重要一步。樣機目前已連續無故障運行70余天。
該項目自2020年8月“揭榜掛帥”以來,團隊先后突破了深海柱塞動密封及同步驅動、水下多通道低損耗光耦對準、電耦絕緣冗余密封等關鍵技術。光插入損耗、回波損耗等核心指標追趕國際先進產品。
水下濕插拔連接器采用特殊材料和結構,可在深海環境下進行插拔,能有效防止水和污染物進入連接器內部,從而保證連接器正常工作,實現信號和電力傳輸,是海底觀測網、海底油氣開采、海洋探測與通信網絡等大型深海工程建設的關鍵部件,直接決定了工程設施的性能、工作壽命以及可靠性。大型深海工程建設通常是在海底鋪設光電纜,沿光電纜設置多個海底節點。水下濕插拔連接器通過連接一個個節點,實現長期穩定的光纖、電纜連接,支撐能源傳輸、數據收集和回傳,在經濟領域、國家安全領域具有重要意義。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