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行業財報】3月29日,國電南自(600268)披露2023年年報,2023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76.23億元,同比增長8.78%;歸母凈利潤2.27億元,同比增長48.98%;扣非凈利潤2.00億元,同比增長54.37%;基本每股收益為0.27元。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2股派0.9元(含稅)。
國電南自當前產業涵蓋電網自動化、電廠及工業自動化、軌道交通自動化、信息與安全技術、電力電子等五大核心板塊,同時以生產制造和系統集成為支撐,主要在電力、工業、新能源等領域為客戶提供配套自動化、信息化產品、集成設備及整體解決方案。主要產品系列包括電網自動化產品、電廠自動化產品、水電自動化產品、軌道交通自動化產品、信息與安全技術產品服務、新能源和輸變電系統集成業務等。
報告期內,公司完整、準確、全面落實新發展理念,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完善了主業突出、結構合理的產業體系,有力推動了向智能化、數字化、自動化、國際化轉型,保持了生產經營穩中有升、穩健發展的良好勢頭。報告期內,公司業務、經營情況及公司所在行業情況沒有發生重大變化。具體情況如下:
1.報告期內,公司電網自動化產業累計訂貨433,192萬元,營業收入347,049萬元。
變電站自動化專業:報告期內,公司自動化業務繼續保持電力系統市場地位,中標的重大項目有:浙江長興變電站工程、內蒙平川變電站工程、冀北阜康換流站工程、湖南鵝城換流站工程、四川茂縣變電站工程、陜西安康變電站工程、甘肅慶陽北變電站工程、新疆石河子變電站工程、寧夏杞鄉變電站工程、廣東慶盛變電站工程、福建北電南送輸變電工程、甘肅河西變電站工程、江蘇東善橋變電站工程、湖南張家界變電站工程、重慶板橋變電站工程、遼寧川州變電站工程、云南柳井變電站工程、寧夏楊柳變電站工程、陜西錦界變電站工程、湖南會同變電站工程、安徽珍溪變電站工程、山西蔣坊變電站工程等。
此外,公司在新能源、石化、冶金等行業得到充分應用與推廣,在拓展電力系統外(工業用戶)市場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業績,報告期內,公司實施山東、西藏、江西、廣東、內蒙、陜西、山西、新疆、云南、遼寧、甘肅、天津、河北等地多個項目。
在海外市場中,公司中標及實施印尼、孟加拉、布基納法索、尼泊爾、老撾、加納、烏茲別克斯坦、肯尼亞等地項目。
在線監測專業:聚焦智能電網、數字電廠、智慧工廠業務,圍繞智能感知與預警、智能評估與診斷、智能運維與檢修等功能,開展智能傳感、感傳一體化、5G 通訊、大數據智能分析、人工智能及應用等新技術研究和新產品研制。公司主要產品為提供智能電網和數字電廠解決方案;監測對象主要包括
發電機、高壓電機、變壓器、GIS、高壓電纜、風機主機等。報告期內,公司中標并實施華電內蒙新能源智慧
管理平臺(雙水泉風光電場)在線監測、新疆華電昌吉木壘四十個井子300MW 風電風機監測項目等。
2.報告期內,公司電廠及工業自動化產業累計訂貨155,574萬元,營業收入108,529萬元。
熱控專業:主要產品包括火電廠 DCS、DEH、TCS 控制系統、優化軟件等。自主可控“華電睿藍”系統提升了重大裝備的國產化率和工控安全水平,DCS、DEH 實現了燃煤機組等級全覆蓋,TCS實現了主流燃機全覆蓋。圍繞“雙碳”目標的行業動態,大力推進綠色低碳技術研發,聚焦火電靈活性改造、燃燒優化及汽溫優化等高級應用。報告期內,公司中標及實施華電可門三期百萬機組、青海德令哈、天山綠能百萬機組、贛能上高百萬機組等新建機組項目;華電珙縣、大唐當涂等改造項目;戚墅堰三菱燃機、儀征西門子燃機等 TCS 項目;華電昌吉、華電東華機組靈活性改造等優化類項目。
電氣專業:為發電企業提供適用于火電、燃機、水電、抽蓄及核電機組的發變組保護、綜合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勵磁控制系統等電氣二次設備,新型自主可控發變組保護及勵磁控制裝置已完成開發測試工作并應用于多個工程現場。報告期內,公司中標及實施遼寧紅沿河核電站、浙江國網新源桐柏抽蓄及三峽地下電站等發變組保護設備項目,包頭河西電廠、惠州東江燃機等勵磁系統項目。
新能源專業:新能源業務主要為新能源發電企業提供場站一體化解決方案、新能源功率控制系統、新能源功率預測系統、新能源一次調頻及風光儲靈活控制系統。報告期內,公司中標及實施山東、新疆、西藏等地項目。
新能源專業:新能源業務主要為新能源發電企業提供場站一體化解決方案、新能源功率控制系統、新能源功率預測系統、新能源一次調頻及風光儲靈活控制系統。報告期內,公司中標及實施山東、新疆、西藏等地項目。
水電自動化專業:開展水電一體化系統平臺、數字化水電廠和水電流域梯級電站調度系統研發工作,加快全國產化水電計算機監控系統的升級。公司主要產品包括“華電睿信”自主可控水電站智能監控系統、水電集控系統、水電站遠程診斷平臺、培訓仿真系統等。報告期內,實現貴州烏江公司全流域自主可控水電站智能監控系統的投運,并在大唐、中能建等集團外多個項目中得到應用。
水資源及水利信息化專業:公司主要產品包括城市河道調度控制系統、泵站自動化系統、灌區調度自動化系統、水情自動測報系統、水環境自動監測系統、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水調自動化系統、智慧水利等。報告期內,公司中標重慶渝西水資源配置工程、中標陜西榆林黃河東線馬鎮引水工程兩個標段、中標重慶藻渡水庫工程配套相關設備及高級應用等項目。
巖土工程安全監測自動化專業:公司主要產品包括大壩儀器、大壩安全監測自動化系統等。報告期內,中標國網新源黑龍江尚志水電站安全監測項目以及巴塘水電站大壩安全檢測項目。
風電機組控制系統專業:公司主要開展自主可控風電主控系統、電動變槳系統、偏航系統、能量管理平臺以及風電場計算機監控系統的研究與應用。主要產品包括“華電睿風”自主可控風電主控系統、變槳系統、能量管理平臺、計算機監控系統等。報告期內,簽訂福建、青海、甘肅等地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
3.報告期內,公司軌道交通自動化產業累計訂貨61,823萬元,營業收入36,001萬元。
公司主要從事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兩個領域的鐵路牽引綜合自動化、電力綜合自動化、鐵路接觸網 RTU、電力 RTU、輔助監控、地鐵綜合監控系統、智慧車站、智能安防、電力監控系統、能源回饋系統、交流微機保護裝置及其自主可控系統及產品等的設備生產和集成總包服務業務,并積極參與“一帶一路”的建設。公司鐵路市場簽訂的項目主要有:西安局集團公司西寶線、襄渝線綜合自動化系統項目、貴陽至廣州鐵路提質改造工程、滬寧綜自南京段、滬寧杭州段綜自、哈齊客專鐵路牽引變電所無人值守工程、成都局項目、新建杭州至溫州高速鐵路、新建杭州至衢州高速鐵路、新建滬渝蓉高速鐵路廣域測控保護系統、合蚌接觸網監控項目等。公司城市軌道交通市場簽訂的項目主要有:南京地鐵 6 號線項目、南京地鐵 10 號線二期項目、沈陽地鐵 3 號線一期項目、上海市域鐵路輔助監控、沈陽地鐵 1 號線東延線工程供電系統集成項目、天津市軌道交通Z2 線一期工程供電設備采購等。公司國際軌道交通市場簽訂的項目主要有墨西哥地鐵項目等。
4.報告期內,公司信息與安全技術產業累計訂貨83,662萬元,營業收入66,793萬元。
在信息與安全技術領域,公司開展能源領域全業務、全方位、全場景的數字化和網絡信息安全等業務,提供面向電力能源領域的數字化產品與服務。數字新能源系列產品在華電集團多個區域示范推廣并驗收。數字電廠系列產品在華電增城電廠、萊州電廠推廣并通過驗收。數字營銷業務穩步推進,競爭報價系統完成多個項目推廣應用上線;綜合能源服務平臺在能源集團總部和試點區域正式運行。數字安全業務中標華電集團廣域網建設路由器與防火墻項目、華電內蒙區域無證書密碼項目,項目有序開展。
在網絡安全領域,公司大力發展網絡安全服務,圍繞等保測評、安全評估、密碼測評、滲透測試、網絡安全綜合服務等業務,提供網絡安全技術支撐和保障服務。報告期內,公司陸續中標國網甘肅省調電力監控系統等級保護測評項目、西北調度中心電力監控系統等級保護測評項目等。
在信息安防領域,公司在發電廠可視化智能安防管理系統、智能道路交通、樓宇 5A 智能化等領域進行探索,報告期內,公司中標及實施周寧抽水蓄能反恐項目、陜西區域新能源智慧生產管理場站側感知及網絡系統項目、寶珠寺電廠數字水電智能巡檢管控系統研究與應用項目、西藏水電站電子防范系統設備采購及安裝項目、華電惠州東江 9F 燃機安防一體化項目等。
5.報告期內,公司電力電子產業累計訂貨14,128萬元,營業收入20,003萬元。
節能類產品領域,公司主要產品為高壓變頻器、軌道交通再生制動能量回饋等。報告期內,公司積極進行熱網項目、火電風機等變頻改造及軌道交通類推進。
電能質量治理類產品領域,公司主要產品為:高壓靜止無功發生器等,主要應用于新能源場站接入,實現新能源場站的無功調節與電壓支撐。報告期內,公司中標及實施華電德令哈 100 萬千瓦光儲項目、青海冷湖紅砂山 SVG 項目、黑石山 SVG 項目等。
能源轉換類產品領域,公司主要產品為:儲能變流器等,主要定位于火電廠一次調頻、新能源的調頻、新能源消納、用戶側峰谷套利等,行業處于發展期。
6.報告期內,公司生產制造中心累計訂貨31,298萬元,營業收入25,980萬元。
在開關柜業務領域,公司主要產品包括高壓、低壓開關柜和配電箱等,報告期內,公司中標蜂巢能源動力鋰離子電池項目高低壓柜設備采購工程、工業園項目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站等。
在直流業務領域,公司有十多年的生產制造及研發經驗,市場份額較穩定,主要產品為直流電源屏、交流電源屏等。報告期內,中標及實施菲律賓、金沙江上游巴塘等地的設備采購等。
7.報告期內,公司系統集成中心累計訂貨257,316萬元,營業收入154,256萬元。
公司主要從事風力發電 EPC 總承包、光伏發電 EPC 總承包、升壓站 EPC 總承包以及綜合能源總承包業務,類型涵蓋了大型地面光伏電站、山地光伏電站、漁光互補光伏電站、陸上風電、新能源、分布式能源、微電網、智慧能源、多能互補、增量配電、環保工程(廢水、廢氣處理)、海外電力工程等。報告期內,公司中標及實施西藏、江西、安徽等地多個新能源項目。
公告顯示,報告期內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報酬合計883.39萬元。董事長、董事經海林從公司獲得的稅前報酬總額115.52萬元,董事、總經理劉穎從公司獲得的稅前報酬總額116.46萬元,財務總監董文從公司獲得的稅前報酬總額101.33萬元,董事會秘書周茜從公司獲得的稅前報酬總額59.39萬元。
公告披露顯示董事會決議通過的本報告期利潤分配預案或公積金轉增股本預案:經天職國際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審計,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母公司報表中期末未分配利潤為人民幣1,375,549,417.44元,資本公積金為948,605,682.51元。經董事會決議,公司2023年年度擬以實施權益分派股權登記日登記的總股本為基數分配利潤及轉增股本。本次利潤分配及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預案如下:
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0.9元(含稅)。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總股本846,896,981股,以此計算合計擬派發現金紅利76,220,728.29元(含稅)。本年度公司現金分紅比例為33.60%。
公司擬以資本公積金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2股,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總股本846,896,981股,以此計算,共計擬轉增股本169,379,397股(每股面值1元),本次轉增后,公司的總股本為1,016,276,378股(最終以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分公司登記結果為準,如有尾差,系取整所致)。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