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行業政策】近日,山東省科學技術廳等18部門印發《山東省人工智能產業科技創新行動計劃(2025—2027年)》(以下稱《行動計劃》)。
《行動計劃》提出,瞄準人工智能前沿方向,以突破人工智能關鍵技術為核心,以拓展人工智能示范應用為路徑,以推動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主攻方向,全力構筑開放多元、安全持久的產業生態,打造全國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高地,促進全省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
力爭到2027年,全省算力算法數據有效支撐,創新體系不斷完善,場景賦能的廣度和深度全面拓展。在基礎理論、關鍵核心技術等方面取得10項以上原創性重大科技成果;全省算力規模達到14EFlops(每秒百億億次浮點運算),智能算力占比達到40%;打造具有國內競爭力的行業級大模型10個以上;培育20家人工智能領軍企業;建成100家重大科技創新平臺;新引育90名國家級、150名省級科技人才;打造500個左右全國領先的深度融合應用場景;打造一批細分領域產業集群,人工智能核心產業產值規模突破10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萬億元,成為全國重要的人工智能科技創新與產業應用融合發展高地。
為實現上述目標,《行動計劃》部署實施七大創新行動,包含20項具體任務。一是軟硬協同“策源攀高”創新行動,提出要強化前沿基礎研究和技術預見,開展基礎軟件關鍵技術攻關,加強智能硬件創新布局。二是智能底座“夯基壘臺”創新行動,提出要提升算力資源統籌供給能力,加快算法創新與應用,推動數據要素開放流通。三是大模型“揚帆領航”創新行動,提出要實施大模型創新扶持計劃和應用推進計劃,打造山東大模型試驗場。四是企業主體“培優育強”創新行動,提出要加強人工智能企業梯度培育,著力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五是產業生態“能級躍升”創新行動,提出要加強人工智能創新平臺體系化建設,塑強人工智能全產業鏈,加快建設人工智能未來產業園區。六是應用場景“牽引賦能”創新行動,提出要強化人工智能場景源頭供給,深入推動“人工智能+”場景應用。七是資源要素“提質增效”創新行動,提出要加強人才、科技金融、成果轉化等方面要素供給。
其中,在實施軟硬協同“策源攀高”創新行動方面,《行動計劃》提出:
強化前沿基礎研究和技術預見。聚焦多模態智能、生成式智能、類腦智能、具身智能、群體智能等前沿基礎理論,每年布局150項以上基礎研究項目。充分發揮高校、實驗室、基礎科學研究中心等創新載體作用,加強學科優化與交叉融合,圍繞下一代人工智能方法開展目標導向的有組織科研,力爭突破一批原創性成果。
開展基礎軟件關鍵技術攻關。實施人工智能基礎軟件扶持計劃,重點圍繞智能操作系統、智能云計算系統、智能物聯網系統、高性能向量數據庫、中間件、智能體等關鍵基礎軟件開展攻關,加強軟件全棧技術創新。打造一批軟硬件一體化產品方案,強化人工智能軟件和硬件相互適配、性能優化和應用推廣。
加強智能硬件創新布局。實施智能硬件加速創新計劃,采取“技術攻關+產業化應用”項目形式,培育若干具有牽引性重大產品。打造國產化智能
服務器矩陣,突破智能加速架構、計算系統等關鍵技術,提升智能硬件國產化水平。打造具身智能機器人矩陣,推動大模型與機器人本體深度結合,研發具有商業價值的整機產品。打造全屋智能產品矩陣,開展大模型高比例壓縮、多智能體算法等技術攻關,促進消費級智能硬件加速發展。
支持AI芯片、智能傳感器、智能無人機等高頻應用產品研發,將符合條件的軟硬適配產品納入首臺(套)支持范圍。 在實施大模型“揚帆領航”創新行動方面,《行動計劃》提出:
實施大模型創新扶持計劃。在省重點研發計劃、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產業攻關項目等中重點支持大模型創新,加強深度學習計算框架、大模型高效訓練和推理加速等關鍵技術攻關,打造全鏈路自研大模型技術體系。支持優勢創新主體主導或參與大模型相關標準制訂。
實施大模型應用推進計劃。重點支持在智能制造、智慧政務、智慧家庭、智慧海洋等領域打造標桿性垂域大模型產品和服務。支持優勢企業打造MaaS一站式服務,助力生態伙伴構建專屬大模型及開發智能應用。支持國有企事業單位采用經測試評估的大模型產品和服務。
打造山東大模型試驗場。加強評測保障技術研究,重點對人工智能系統穩定、可解釋性增強、安全可信等技術加強攻關,開發大模型評測工具集。鼓勵濟南市、青島市建設大模型評測開放服務平臺,加速大模型技術優化與應用落地。鼓勵第三方非營利機構開展模型評測算法研究,參與建立大模型評測標準。
在重點舉措方面:重點從加強組織實施、強化政策支持、營造創新氛圍、強化安全監管等方面提出工作措施,確保《人工智能產業科技創新行動計劃》盡快落地見效。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