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我國光電線纜市場以每年15%~20%的速度遞增,電線電纜業在我國機械行業中的位置是僅次于汽車的第二大產業,中國也是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電線電纜生產國。但是,近期電線電纜市場日趨成熟,電線電纜制造業發展趨緩,增長幅度不大。
近年來,我國光電線纜市場以每年15%~20%的速度遞增,電線電纜業在我國機械行業中的位置是僅次于汽車的第二大產業,中國也是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電線電纜生產國。
但是,近期電線電纜市場日趨成熟,電線電纜制造業發展趨緩,增長幅度不大。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和內部競爭的影響,世界電線電纜行業已經進入幾大巨頭壟斷競爭的格局,在世界范圍內縱橫擺闔。幾乎與韓國LS集團宣布進入中國的同時,的電纜制造商耐克森公司宣稱,投資2200歐元的新工廠耐可森(上海)線纜公司已于4月份正式開工,標志著世界先進的特種電纜開始在中國生產。此前,中國市場所需要的電纜幾乎全部依賴進口。雖然中國本土的生產商數量高達7000多家,但幾乎都集中在低檔領域靠低價格搶奪市場,這也成為國內企業的發展瓶頸。目前在利潤空間大的電纜領域,中國市場完全被跨國巨頭搶占。
受金融危機,是對電線電纜產業發展的一次重大沖擊,產業發展轉入低谷,更是對電線電纜思想觀念的一次洗禮。
企業使出“密稽”擴大生產
面對挑戰,電線電纜企業審時度勢,積極應對。有的企業緊跟市場需求,加快科技創新,積極調整產品結構;有的企業主動改變營銷方式,堅持"兩條腿走路",加大市場開拓力度;有的企業強化內部管理,加強員工培訓,苦練內功;有的企業搶抓低成本的機遇,加大投入,積極上馬新項目。
應對金融危機,中央出臺了一系列擴大內需政策,啟動總額達4萬億元的兩年投資計劃,制定實施重點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在今后幾年里將持續對電力、鐵路、交通、能源、通信、船舶等產業保持較大的投資規模。據市場分析,今年全國電線電纜銷售收入將超過6000億元,近三年,電力導線和電纜年均增長都在15%以上,這無疑為電線電纜產業轉型升級帶來新的機遇。
另外,從慧聰電氣網主辦的2010中國電氣行業評選這電線電纜企業獎項中可以看出,目前,安徽和四川是兩大特種電纜生產基地,安徽珠華星,華能等都是500強企業,在業內有著不同凡響的影響力,他們的發展或成為整個行業發展的的風向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