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環保廳廳長姜曉亭昨日接受本報記者專訪
導讀:屆時我省將用嚴格的問責制度,來努力實現減排目標的達標。我省還將制定出臺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監測體系考核辦法。——姜曉亭
就PM2.5寫進政府工作報告,和去年節能減排未能達標等,華西都市報(微博)記者昨日專訪了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環保廳廳長姜曉亭。姜曉亭認為,公眾對PM2.5的關注體現了我國民眾對自身環境要求的提高,但比起PM2.5監測來說,怎樣來治理PM2.5應是公眾更該關注的內容。
姜曉亭說,由于空氣是不斷流動的,所以一個城市大氣污染也有可能影響到周邊的城市。今年,我省將啟動實施成渝大氣聯防聯控規劃。
報告摘錄
3年后監測PM2.5覆蓋所有地級城市
今年將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以及直轄市和省會城市開展細顆粒物(PM2.5)等項目監測,2015年覆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
要著力解決重金屬、飲用水源、大氣、土壤、海洋污染等關系民生的突出環境問題。
要突出抓好工業、交通、建筑、公共機構、居民生活等重點領域和千家重點耗能企業節能減排;加強草原生態建設,嚴格保護江河源、濕地、湖泊等重要生態功能區;要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和公平原則,建設性推動應對氣候變化談判進程。
關鍵詞PM2.5
“今年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以及直轄市和省會城市開展細顆粒物(PM2.5)等項目監測,2015年覆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摘自《2012年政府工作報告》
觀點治理比監測更應受到關注
華西都市報:請問您對啟動PM2.5監測有什么看法?
姜曉亭:從我個人角度來看,我覺得公眾應理性看待PM2.5監測問題。這是因為將PM2.5納入監測后,并不意味著空氣質量就能立刻得到改善。
啟動PM2.5監測后,并不意味著城市環境空氣質量惡化,而是因為我們對空氣質量的標準加嚴,提高了它的評價門檻。
比起啟動監測,我認為更重要的是現階段怎樣去治理PM2.5,怎樣去治理大氣污染,這應該是更受關注的重點。
意義為治理污染提供決策依據
華西都市報:那啟動PM2.5監測意義將如何體現?
姜曉亭:要改善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就需要減少污染物的排放,從源頭治理。但要推動大氣污染治理,就要通過相關設備對大氣中的污染物成分進行監測、分析,這樣才能為治理工作提供決策依據。
啟動對PM2.5的監測,也就是要達到這個效果。啟動PM2.5的監測后,就能掌握其特點,采取綜合防治的措施,對癥下藥進行整理。監測設備能更加準確反映空氣質量狀況,公眾對空氣質量感官與監測結果不一致的現象也將得到消除或緩解。
時間三年內全省開測PM2.5
華西都市報:環保部公布了啟動PM2.5監測的表,我省有沒有類似時間表?
姜曉亭:四川的監測“時間表”,將會與國家要求完全同步。成都將于今年啟動對PM2.5的監測,等國家相關監測標準出臺后,成都市將及時公布PM2.5數據——預計將到今年底公布。每天發布PM2.5數據,目前可能暫時做不到,因為一天的數據不具科學性。比如,今天下雨或刮風了,監測結果就好。明天不下雨不刮風,監測結果就不好。因此,成都年底公布的PM2.5,將是一個平均濃度值。
明年,瀘州、宜賓、自貢(微博)、攀枝花(微博)、南充(微博)、綿陽、德陽也將實行PM2.5監測。2014年,涼山(微博)、甘孜、阿壩(微博)三州除外,其余地級市也將陸續展開。也就是說到2015年,PM2.5監測將在我省全面推開。
關鍵詞節能減排
“節能減排的關鍵是節約能源,提高能效,減少污染。”——摘自《2012年政府工作報告》
數據我省已完成去年的考核目標
華西都市報:請問去年我省減排任務是怎樣的目標,完成情況又如何?
姜曉亭:2011年,下達我省的減排目標是: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總量分別控制在90.78萬噸、130.46萬噸、14.18萬噸以內,分別比2010年削減2%、1.5%、0.5%;氮氧化物排放總量控制在65.08萬噸以內,比2010年增加4.9%。根據國家核查核算的初步結果,我省已完成2011年度的考核目標。
華西都市報:那今年的目標呢?
姜曉亭:與2011年相比,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分別減少2%,氨氮排放量減少1.5%,氮氧化物排放量實現零增長——這是國家已初步給我省確定的2012年減排目標。目前來看任務還很重。
措施首先繼續強化三大措施
華西都市報:那我省怎樣來保證這一目標的實現?
姜曉亭:這首先就要求繼續強化三大減排措施,向結構減排要空間,加大關停淘汰落后產能力度;向工程減排要潛力,推進脫硫、脫硝和污水、垃圾處理等重點減排工程建設;向管理減排要效益,嚴格落實目標責任,強化對企業的環境監管。
此外,我省還將嚴格建設項目總量指標前置審批,凡需新增污染物排放量的建設項目,必須削減一定比例的同類污染物,并納入年度減排計劃。
對我省來說,農村污染減排也還有很大的空間,對此我省還會落實畜禽養殖和重點鄉鎮生活污染減排措施。
淘汰黃標車區域聯防聯控
華西都市報:您認為由PM2.5造成的大氣污染該如何治理?
姜曉亭:由于相當一部分PM2.5來源于機動車尾氣,所以今年我省將繼續加快淘汰“黃標車”的力度。
此外由于空氣是不斷流動的,所以一個城市大氣污染可能不僅集中在這個城市的上空,也有可能影響到周邊的城市,已經成為一個區域性的污染問題。比如說燒秸稈,一個城市治理得再好,旁邊的城市繼續燒,空氣依舊會污染。這就要求要實行區域聯防聯控,共同治理空氣。今年,我省將啟動實施成渝大氣聯防聯控規劃。
制度問責減排不達標的負責人
華西都市報:我省怎樣從制度上來保證目標實現?
姜曉亭:屆時我省將用嚴格的問責制度,來努力實現減排目標的達標。具體來說,對完不成年度減排目標任務的地方和企業集團,嚴格執行項目“區域限批”和“行業限批”,并對有關責任人進行問責。
我省還將深化總量減排統計、監測、考核體系建設,制定出臺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監測體系考核辦法。上月,省政府與各市州政府簽訂了“十二五”總量減排目標責任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