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工業和信息化部規劃司近期發布了《電子基礎材料和關鍵元器件“十二五”規劃》(簡稱《規劃》),“十二五”期間,將培養10個以上年銷售收入超過100億元的電子元件企業。
《規劃》稱,隨著“大公司”戰略的深入,我國已初步建立起一批具有自主創新能力、具備競爭力的電子材料和元器件大公司。在某些專業領域,已經具有相當強的實力,不論是產品產量還是質量,都位居世界前列。
數據顯示,近10年來,我國電子元件的銷售收入總額增長2.84倍,年平均增長率為12.32%。2010年,我國電子元件共完成銷售收入1544.9億元,實現利潤總額139.58億元,出口創匯55.83億美元。2010年元件中,有39家企業的銷售收入超過10億元,有7家企業的銷售收入超過50億元。
《規劃》重點強調,十二五期間,國家將繼續推動大公司戰略,培養10個以上年銷售收入超過100億元的電子元件大公司,爭取電子元件銷售收入億元以上企業占到全行業銷售收入總額的75%。國內平板顯示生產技術達到先進水平,形成2-3個年銷售收入在300億元以上的,全面支撐我國彩電產業轉型和升級。同時,國家還將大力加強自主創新和民族品牌的建設,形成一批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具有國內與影響的企業,初步形成一批以研發為驅動力的創新型中小企業。推進知識產權建設,力爭“十二五”期間,全行業新申請的核心數量和重要標準擁有量有較大幅度的提升,其中發明增長10%以上。
“十二五”期間中國電子元器件發展目標
1、經濟指標
“十二五”期間,我國電子材料年均增長率8%,到2015年銷售收入達2500億元;電子元件年均增長10%,到2015年銷售收入超18000億元,其中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銷售收入達4000億元,印制電路行業實現銷售收入1700億元;電子器件年均增長25%,達到1800億元,其中平板顯示器件產業年均增長超過30%,銷售收入達到1500億元,規模占比重由當前的5%提升到20%以上。
2、結構指標
電子材料占全行業產品的40%以上,本地化材料配套能力顯著提升。繼續推動大公司戰略,培養10個以上年銷售收入超過100億元的電子元件大公司,爭取電子元件銷售收入億元以上企業占到全行業銷售收入總額的75%。國內平板顯示生產技術達到先進水平,形成2-3個年銷售收入在300億元以上的,全面支撐我國彩電產業轉型和升級。
3、創新指標
大力加強自主創新和民族品牌的建設,形成一批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具有國內與影響的企業,初步形成一批以研發為驅動力的創新型中小企業。推進知識產權建設,力爭“十二五”期間,全行業新申請的核心數量和重要標準擁有量有較大幅度的提升,其中發明增長10%以上。
4、節能環保指標
規劃期間,通過節能減排和資源綜合利用及推進清潔生產,提高三廢中有用物質的回收利用,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印制電路行業實現銅回收再利用率由目前的45%提高到80%以上,水回收再利用率由20%提高至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