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理工大學“共建我心中的綠色家園”活動積極倡導綠色消費
今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中國主題:“綠色消費,你行動了嗎?”。華東理工大學舉辦“共建我心中的綠色家園”活動,倡導綠色消費理念。
倡導綠色消費:保護環境
“6月5日世界環境日,我們決定用綠色消費概念作為今年親子活動的設計理念。”6月3日,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副院長黃廬在該院“共建我心中的綠色家園”現場向記者介紹:“綠色消費,就是消費無污染的物品,消費過程中不污染環境,自覺抵制和不消費那些破壞環境或大量浪費資源的商品等。”
綠色消費(green consumption),是一種追求美好、潔凈環境,既滿足生活需要,又不浪費資源和不污染環境的消費模式。綠色消費的重點是“綠色生活,環保選購”。今年世界環境日中國主題定位“綠色消費,你行動了嗎?”,正是旨在喚起社會公眾對綠色消費、低碳生活的自覺行動。
由于人口眾多,中國是世界上人均自然資源占有量和環境容量水平很低的國家。發展綠色消費,構建綠色消費模式,有利于合理利用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化解中國人口、資源、環境的巨大壓力,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發展陽臺經濟:改善自然
昨日活動現場,記者看到,很多家長帶領孩子參加都市綠農環保活動,并向都市綠農志愿者詳細了解陽臺蔬菜種植的方法。
“我們提倡普通市民家庭在陽臺種一些環保蔬菜,這樣從普通生活中共同促進我們的自然環境。”上海市黃浦區文化公益促進會會長汪思亦稱:“這樣的綠色環保的陽臺經濟也并非我們,比如在日本,庭院經濟等理念都非常的盛行。”
據報道,在德國,1987年即開始實施“藍色天使”計劃,歐美等發達國家紛紛實行綠色生產,開發綠色產品,而上世紀90年代綠色產品貿易額即已達3000億美元;美國奧巴馬政府更是將綠色新政視為降低失業率,提高美國能源效率,確保美國繼續經濟的重大措施。
當然,有專家表示,大力發展綠色消費,除了提高全民綠色消費觀念和大力發展綠色產業外,根本的是培育優美的生態環境。優美的生態環境是綠色消費賴以存在和發展的根基。應加強國土綠化,提高森林覆蓋率,從源頭上保護好空氣、水、土壤等;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形成有利于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經濟發展模式,遏制環境污染;加強法制建設,為保護生態環境提供法制保障。
相關閱讀:
綠色消費:綠色,代表生命、健康和活力,是充滿希望的顏色。上對“綠色”的理解通常包括生命、節能、環保三個方面。綠色消費是指消費者對綠色產品的需求、購買和消費活動,是一種具有生態意識的、高層次的理性消費行為。綠色消費是從滿足生態需要出發,以有益健康和保護生態環境為基本內涵,符合人的健康和環境保護標準的各種消費行為和消費方式的統稱。綠色消費包括的內容非常寬泛,不僅包括綠色產品,還包括物資的回收利用、能源的有效使用、對生存環境和物種的保護等,可以說涵蓋生產行為、消費行為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