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再過兩個多月就到供暖期了,能否溫暖過冬是市民關注的問題之一。從大連市建委了解到,《大連市供熱按表計量收費管理辦法》今年有望出臺。將逐步實施以計量、溫控等方式調節、計算用熱量。
再過兩個多月就到供暖期了,能否溫暖過冬是市民關注的問題之一。從大連市建委了解到,《大連市供熱按表計量收費管理辦法》今年有望出臺。此外,《關于開展我市既有建筑改造實施方案》正在審批中,如獲同意,將逐步開展老舊房屋節能改造工作。
將逐步實施以計量、溫控等方式調節、計算用熱量。
近幾年,大連市新建住宅冬季采暖大多已采用了分戶的供熱方式,對部分老住宅冬季采暖也進行了分戶供熱改造,這對解決采暖費及時收繳和空置房停供等問題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市政協委員柳麗芳提出,應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出臺措施,實施按流量收費的供熱方式。
柳麗芳表示,目前供熱是按建筑平方米收費,在采暖期無論有無需求,一律按規定的時間統一供熱。這一供熱和收費方式存在一定問題,不利于節能型住宅的推廣建設,甚至造成能源浪費。
柳麗芳建議,解決以上問題的有效辦法,是在分戶供熱的基礎上增設流量溫度計量儀表和流量控制器,實施用戶按需求使用、供熱公司按流量溫度收費。
對此,市建委表示,目前,市居住建筑實行按表計量試點面積已達512萬平方米。今年,將重點抓按表計量工作,根據市建委《關于印發[大連市新建居住建筑安裝供熱計量裝置管理規定]的通知》(大建委發[2011]352號),對新建居住建筑全面安裝供熱計量裝置和溫控裝置,所有供熱單位在簽訂新建建筑供熱配套合同的同時,必須簽訂供熱按表計量合同,確保年內竣工的新建建筑實施按表計量。
據了解,目前,已在“頤和香榭”小區進行了2009年、2010年、2011年三個采暖期的按熱量表計費試點。今年計劃出臺《大連市供熱按表計量收費管理辦法》,明確兩部制熱價(即基本熱價和計量熱價)的收費原則、收費比例、收費方法。此外,我市還將抓好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改造,對于已經達到二步節能標準的住宅直接安裝計量表,對于不節能房屋,首先進行節能改造,然后安裝計量表。我市將逐步實施以計量、溫控等方式調節、計算用熱量。
爭取年底前出臺供熱特許經營管理辦法
大連市政協委員張東紅在年初也提出《關于加強我市供熱用熱管理的提案》。在市建委的答復中,記者獲悉,下一步,根據《大連市供用熱條例》,我市將爭取在年底前研究制定出供熱特許經營管理辦法,和恢復對供熱企業準入和退出機制等一系列管理措施,提高供熱質量和服務水平。
針對用戶冬季反映的供熱質量問題,市、區供熱管理部門要求供熱單位限期解決,對短時間內無法解決的要向用戶說明,并按相關規定給予退費。
大連市建委將加大監督管理力度,供熱期內會同行政執法部門和媒體,加強對供熱企業的檢查和考核力度,對供熱質量低、服務質量差、群眾意見大的單位,追究有關領導責任并給予通報批評,對整改不力實施拆爐并網等措施,清除出供熱行業。
老舊房屋有望逐步實施節能改造
雖然每年我市不斷加大供熱設施投入,采取各種措施保證供熱質量,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百姓日益增長的生產生活需要,冬季供熱中的供需矛盾還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據悉,其中一個因素是:住宅樓中因為房屋設計結構、建筑材料及施工質量,以及房屋修繕等方面存在的缺失和問題,造成的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及以前建設的老舊房屋墻體保溫性能差,熱量損失大,成了名副其實的“冷房子”,明顯的就是住宅樓把邊把頂,以及樓梯間沒有封閉和門窗缺失的,造成住戶家中冬季室溫明顯偏低,市民意見很大,單靠供熱企業難以解決。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大連市市內四區和高新區現有供暖面積12852萬平方米,其中,住宅供暖面積9163萬平方米,非住宅供暖面積3689萬平方米,年用煤量386萬噸。上世紀90年代及以前建造的住宅樓至少占百分之三四十或更高些,部分不保溫房屋冬季供熱室溫與標準供熱溫度18℃相差一般在2℃至4℃左右。
目前在吉林、沈陽等外省市已經試點或實施了“暖房子”工程,不僅提高了房屋的御寒保溫能力,使用戶室內溫度平均提高4℃至5℃,與此同時,小區鍋爐房耗煤量下降,節能、減排的效果也比較明顯。市政協委員孫民建議,我市也實施“暖房子”工程。
對此,大連市建委解釋說,由于老舊房屋改造涉及多個部門,牽扯千家萬戶,任務繁重,工作難度大,改造資金巨大。因此,近兩年我市只是在供熱計量改造方面開展了工作。他們已經對我市老舊房屋的基礎情況調研,并編制了《關于開展我市既有建筑改造實施方案》。目前,已向市政府提出申請啟動我市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工作。如果方案獲得審批同意后,我市將逐步開展老舊房屋改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