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儀表產業中,智能溫控儀表核心技術一直掌握在歐美日等工業發達國家手中。當然后工業化國家的大尷尬并不在于技術,而在于品牌。一些客戶一聽到是“國貨”就拒絕了。當然這并不是崇洋媚外,在儀器儀表行業國產品牌整體孱弱的大環境下,國產和有著幾十年品牌的競爭并不容易。
但機遇與挑戰總是在逆境中降臨。目前智能溫控器產業發展趨勢正逐步向亞洲“東移”。中國的智能溫控產業市場份額已約占的50%??梢哉f搶占了中國市場就等于搶占了市場。一個巨大的蛋糕,擺在了本土溫控企業面前。
“我們的目標是爭做大智能溫控器廠商。”這是本土一家年輕的公司,廈門宇電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發出的宣揚。
廈門宇電成立于1991年,依托廈門大學化學系催化裂化實驗室的技術起源,成為行業的后起之秀。經過20多年努力和發展,宇電攻克了顯示及控制儀表的核心技術,在人工智能調節算法、儀表模塊化和平臺化結構等開創性工作上極大地推動了溫控儀表的前沿領域,企業自主研發的AI系列溫控器,還為國產儀表帶來多次技術革命。“神十”航天員著陸后乘坐的移送座椅所使用的復合材料成型設備上的溫控器正是廈門宇電自主研發生產的AI系列產品。
掌握前沿技術,等于掌握了產品市場的命脈。廈門宇電意識到自己完全可以成為口號中的“大”。為此,廈門宇電打破業內發展全國代理商的分銷模式,建立了一支自己的直銷團隊。
“直銷模式就像松樹,雖然長得慢,但很結實。”廈門宇電財務經理粟放介紹說,直銷模式不像傳統的分銷模式可以快速、廣泛地搶占市場,但是能夠建立起穩定的客戶關系,越過代理商,更多地返利給客戶。同時,快速響應客戶,“價格靈活、貼近市場,自然就有了競爭力和品牌口碑”。廈門宇電憑借的直銷模式,撬開了儀器儀表市場的大門。
如今,這個曾經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已經成為國內市場當之無愧的。廈門宇電的智能溫控器/PID調節器等數字儀表在中國內地市場年銷售超過50萬臺,年銷售額過億元,市場占有率高居。
技術研發的基礎,加以營銷模式的創新,這或許就是宇電成功的秘密,是本土企業在搶占本土弱勢市場的訣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