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會議報道】2014年10月27日,中國計量院組織召開了“《國家質檢總局“十三五”科技發展規劃》(計量領域)編制工作討論會”。會議邀請了全國30多家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計量科學(測試技術)研究院/所負責人及科技發展規劃相關工作人員參與,對計量科技重大需求和科研關鍵問題進行了交流探討。
中國計量院院長方向在會議中指出,當前的國家科技體制正面臨重大變革,其中,《關于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已由黨中央國務院批準通過。鑒于此,“十三五”期間計量科技發展規劃編制工作更需要計量界同仁開拓新的思路,使《規劃》與國家科技體制改革的總體目標和原則相適應。從《方案》可以看出,此次科技體質改革旨在解決科技計劃“碎片化”問題,強調采用“系統性”和“全鏈條”的管理模式——這與計量的發展趨勢和專業特點不謀而合。國家計量院和地方計量院應找準各自定位,在現有“金字塔形”量值傳遞和溯源體系下,緊密開展“全鏈條”式合作。國家計量院要積極承擔地方計量院“不愿做、做不了、不宜做”的工作,為地方計量院提供技術支撐;地方院則應該立足國民經濟主戰場和當地經濟狀況和產業布局,凝練出計量科技的重大需求和關鍵問題,由國家計量院牽頭組織相關院所共同開展研究工作。
國家質檢總局科技司副處長徐成華介紹了總局科技司近期圍繞《規劃》編制開展的相關工作,并向與會人員傳達了國家質檢總局《規劃》編制工作的整體思路和要求。他指出,與以往不同,《規劃》將不再按照計量、標準化、檢驗檢疫、認證認可等8個領域進行分別部署,而是將質量技術及相關基礎設施作為一個整體,在瞄準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服務國民經濟主戰場、支撐質檢創新發展等方面進行扁平化部署。《規劃》的整體思路可由五個“堅持”概括,即堅持改革發展,堅持創新驅動,堅持需求導向,堅持超前部署和堅持統籌協調。同時,他希望各參會單位能夠意識到質檢事業改革創新發展形勢,共同努力,為《規劃》編制提供需求建議;并面向國家長期重大戰略需求,在國家科技重點專項方面有所突破。
隨后,中國計量院科技管理部負責人介紹了《規劃》(計量領域)編制工作的方案和要求,就地方計量院派代表參與、共同起草科技規劃等具體內容進行了討論。
后,中國測試技術研究院及14家地方計量技術機構代表結分別圍繞本地區主要戰略新興產業、區域經濟發展對計量科技的需求,民生改善、公共安全以及中小微企業對計量服務的需求作了重點報告,并對《規劃》的編制提出了建議。
此次會議對于加深國家、地方計量技術機構間的相互了解,認清國家科技體制改革新形勢,聚焦國民經濟主戰場的重大需求和關鍵問題,切實推進《規劃》編制工作以及終實現科技資源、人力資源的配置和區域共享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