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行業上下游】近日,華能白楊河電廠6號機組第2臺30萬千瓦機組煙氣超低排放升級改造項目通過山東省環保廳專家組的環保竣工驗收,標志著山東省煙氣超低排放示范工程取得圓滿成功。該項目也是華能集團公司投入運行的煙氣超低排放工程。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煙塵排放濃度是超低排放項目的三大關鍵指標。山東省環保廳專家組出具的檢測結果和驗收報告表明:白楊河電廠6號機組發電負荷100%,入爐煤硫分1.5%左右的工況下,基準氧含量6%的條件下,機組煙塵排放濃度<5mg/m3,二氧化硫排放濃度為17—22mg/m3,氮氧化物排放濃度為45—46mg/m3,遠低于同類型火電機組排放標準,符合“嚴控大氣污染物排放”的控制目標。
12月1日,華能白楊河電廠6號機組第2臺30萬千瓦機組煙氣超低排放升級改造項目通過山東省環保廳專家組的環保竣工驗收,標志著山東省煙氣超低排放示范工程取得圓滿成功。該項目也是華能集團公司投入運行的煙氣超低排放工程。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煙塵排放濃度是超低排放項目的三大關鍵指標。山東省環保廳專家組出具的檢測結果和驗收報告表明:白楊河電廠6號機組發電負荷100%,入爐煤硫分1.5%左右的工況下,基準氧含量6%的條件下,機組煙塵排放濃度<5mg/m3,二氧化硫排放濃度為17—22mg/m3,氮氧化物排放濃度為45—46mg/m3,遠低于同類型火電機組排放標準,符合“嚴控大氣污染物排放”的控制目標。
浙江:百萬燃煤機組煙氣超低排放改造工程投產
從浙江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獲悉,該集團嘉興電廠三期8號機組超低排放改造項目投入運行,下一步浙能集團其他機組也將改造。專家稱這一技術將使火電廠煙氣排放低于天然氣發電。
據了解,目前,嘉興電廠8號機組將首先投運,成為全國首臺實現超低排放的機組。該機組技術改造按照主要污染物排放達到天然氣燃氣輪機組標準實施,投運后,同比每年可多減排二氧化硫550噸、氮氧化物近1968噸、煙塵390噸,將全面開啟燃煤發電機組清潔化減排的新時代。
“中國或許無法在短期內改變煤炭在能源結構中的主體地位,但可以尋求煤炭更清潔、的利用方式。”浙能集團生產管理總監胡松如說,此次計劃實施的燃煤機組超低排放改造包括浙能集團旗下的100萬千瓦、60萬千瓦、30萬千瓦容量等級機組。
據介紹,浙能集團自2001年成立以來,共投入70余億元對火電發電機組進行脫硫、脫硝的改造。其控股管理的火力發電機組于2009年已實現全脫硫。同時,集團計劃2014年7月前完成所有燃煤機組脫硝改造。同時,該集團系統內所有新建燃煤項目全部按照超低排放要求同步實施建設。
山西超低排放改造機組接受環保驗收
山西能源(格盟)集團有限公司瑞光熱電有限責任公司積極響應《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我省燃煤發電機組超低排放的實施意見》文件要求,對1#機組實施煙氣脫硫脫硝、除塵超低排放改造工程。
該項目改造工程于2014年7月5日開始施工,11月5日通過16小時試運。山西省環境監測中心站于2014年11月6日完成廢氣污染源現狀監測,并出具監測報告,1#機組大氣污染物監測數據為:二氧化硫排放濃度范圍在16~19mg/m3之間,氮氧化物排放濃度范圍在10~14mg/m3之間,煙塵排放濃度0.6mg/m3,達到了《煤電升級改造計劃》中類超低排放標準限值要求(二氧化硫排放濃度≤35mg/Nm3,氮氧化物排放濃度≤50mg/Nm3,煙塵排放濃度≤5mg/Nm3)。
驗收會議要求企業一是進一步做好技術總結,對超低排放改造進行全面的性能測試,并關注超低排放改造前后能耗、水耗指標的變化;二是積極積累運行管理經驗,適應超低排放設施運行,細化運行規程,加強人員培訓,加強對各類環保設施的維護和管理,確保其長期穩定運行,為山西省今后超低排放設施優化運行提供技術支撐;三是改造1#爐低氮燃燒系統,提升低氮燃燒效果,進一步降低脫硝設施氮氧化物濃度及液氨使用量,保證運行的經濟性;四是完善煙氣超低濃度在線監控設備,確保在線監控設備滿足超低排放監測性能要求,監控超低排放狀態下的煙氣參數;五是加強相關計量儀表的日常巡檢、校驗、維護等工作;六是按照技術規范要求儲備監測設備備品、備件,遇故障及時更換維護,確保在線監測系統長期穩定運行,數據真實可靠,傳輸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