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行業聚焦點】10月26日,根據江蘇省局領導指示,江蘇省計量院計量專家開展了對口援藏干部指揮部增氧系統檢測工作,并取得圓滿成功。
10月26日,江蘇省對口援藏指揮部委托省計量院對江蘇省援藏指揮部彌散式供氧系統的增氧效果進行檢測。接到任務后省計量院高度重視,一致認為此次檢測關系到江蘇援藏干部的身體健康,直接影響著江蘇省援藏工作的質量,責任重大,通過研究,決定選派省計量院化學所所長蔡冶強和氣檢測體室主任宋棟梁兩位專業水平高、檢測經驗豐富的計量專家前往拉薩進行檢測。
10月28日上午10點,蔡冶強和宋棟梁扛著做好標定的測氧儀、大氣壓力計、溫濕度計坐上飛往拉薩的飛機。經過6個多小時的飛行和1個小時的車程,順利抵達江蘇省對口援藏指揮部。從祖國東部江蘇南京到西藏拉薩,海拔相差3650多米,而且任務緊急根本沒有時間進行專門的進藏適應訓練,剛一落地兩人就出現了頭疼等嚴重的高原反應。“人都不敢動,動幾分鐘就頭疼的受不了!”。但一想到援藏干部也和自己一樣,從平原來到拉薩,并且還要長期在此工作,兩人便打起精神,下午4點多剛到檢測地就開始協調檢測方案,調試、準備測量儀器,確保援藏供氧系統檢測結果準確可靠。
10月底的拉薩,低氣溫已經降至零度以下,檢測過程中,人要克服難熬的高原反應,檢測儀器也可能遇到“水土不服”:常規大氣壓力計在測量范圍是80~106kPa,而當地的大氣壓只有65kPa左右,本部門使用的大氣壓力計根本無法工作,幸好兩位計量專家豐富的經驗,借用了醫療所一臺數字式大氣壓力計,測量范圍為0~160kPa,保證了有效測量工作;普通測氧儀不能適應高原使用,他們想辦法借用了一臺定制測氧儀,事前做好標定,順利解決了問題。
經過檢測,援藏干部公寓室內在不增氧的狀況下,相當于平原氧氣含量的61%,室內密閉增氧一小時后相當于內地含量的68%;增氧3小時后相當于內地含氧量的73%,增氧5小時后相當于內地含氧量的76%(相當于西藏林芝地區含氧量水平)。10月29日下午,兩位計量專家在數據出來的時間就出具了檢驗結果。
10月30日,他們一回到南京就對儀器進行了驗證,結果證明此次檢測結果真實有效。蔡冶強表示:“此次檢測任務時間很短,但特別有意義,能通過發揮計量技術為援藏工作做一點貢獻很自豪,那些困難實在算不上什么,此行也讓我們深刻體會到到了援藏工作的艱苦,以后如有計量援藏需求,我們還會全力以赴,保質保量完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