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企業風向標】11月30日,新電改6個核心配套文件發布,政策的出臺影響大的無疑就是相關行業企業。下面我們來看看表計企業是如何應對電改,又會做出哪些調整。
威勝集團主攻智能配用電解決方案,智能計量解決方案,智能電表等業務
威勝繼10月初,旗下全資子公司威勝電氣于湖南省長沙市軌道交通項目,奪得約2,420萬元的智能配用電系統及解決方案(ADO)合同,日前又成功奪得由國家電網山東省電力公司兩項智能計量(AMI)系統合同,總值約為2,400萬。據悉,今年內已奪得國家電網公司兩次集中招標累計價值約7.52億元的合約。
智能配用電解決方案(ADO)業務
今年威勝集團智能配用電解決方案(ADO)業務收入增幅為顯著,威勝集團繼續按既定戰略規劃路徑快速推進ADO業務,包括成立ADO平臺公司、收購及資源整合,并建立了威勝電氣產業園作為ADO業務的研發和生產基地。威勝集團繼續維持與西門子、ABB、施耐德等電氣巨頭的戰略合作關系。未來公司將重點聚焦于軌道交通、分布式新能源、石油石化、商業及大型工業企業領域。除了電網企業以外,威勝集團的客戶群亦拓展至更多公共事業單位、數據中心和石油石化行業等。威勝集團已經拓展坦桑尼亞、埃及、孟加拉國和南韓市場等,亦透過與西門子的合作,進入巴西、墨西哥等市場。
智能計量解決方案(AMI)業務
威勝集團智能計量解決方案(AMI)強勁增長,大力拓展水司業務。受惠于中國大力推動階梯水價、一戶一表以及水十條政策,威勝的AMI水、氣、熱業務營收同比上升約47%至85.21百萬元。威勝集團已成功入圍34家水務公司的招標項目,包括4家省會級水司和14家地市級水司,為日后的AMI水業務帶來支持。AMI水業務成為威勝集團未在潛在增長點。
智能電表(SM)業務
智能電表(SM)穩居。憑借品牌、市場、品質、規模和管理等綜合優勢,威勝集團保持在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的智能電表招標中的競爭優勢,穩居。威勝集團智能電表業務營收增加9%至5.76億元。根據國家規定,智能電表的更換周期為5-8年,因此國內對智能電表的需求將維持穩定增長,威勝集團將繼續保持行業的。
布局海外市場
“歐美做強,亞非拉做大”的策略積極開拓市場。公司透過進入歐美市場,或與歐美企業建立合作伙伴關系,提升品牌形象;在亞非國家方面,透過落實不同的試點計劃和鞏固現有市場份額,拓展及建立的市場地位。受惠于多個國家開始展開AMI改造計劃,帶動海外業務錄得突破性的增長,收入同比增長66%至1.28億元。中國政府當前提出“一帶一路”戰略,為公司的拓展海外市場提供了巨大良機。
海興加速實現公司戰略布局,主營業務為智能電網配用電系統解決方案
杭州海興電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的配用電領域解決方案提供商、系統運營商。作為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主營業務為智能電網配用電領域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為客戶提供電力計量產品、智能配用電系統和軟件產品以及智能配用電系統解決方案。目前,海興為核心的產品就是配用電領域整體解決方案。例如,基于對不同發展階段的電力客戶需求的理解和技術創新,海興電力針對不同區域客戶研發了智能預付費系統、電網動態監控和分析系統、智能高壓計量系統等解決方案。電力系統一般分為發電、輸電和配用電,在許多已經完成電力市場化改革的國家,發電、輸電、配用電已經分離,傳統意義上的電力公司只負責配電網絡和用電管理。針對這樣國家,海興主要致力于為這些客戶提供營收保障方案,同時提升其供電質量和用戶服務,保證其可持續發展。
電力預付費解決方案
電力預付費解決方案,是海興站在電力客戶(電力公司)和終端客戶(電力用戶)的角度的,不但提供預付費表計和售電系統,還提供支付和交易平臺。通過網絡支付平臺與通訊技術的對接,終端客戶只需通過手機或電腦即可操作購電業務,無需再前往電力公司服務窗口辦理。
電網動態監控和分析系統
電網動態監控和分析系統則是海興基于客戶需求自主開發的產品,其價值在于能很好地解決電力公司負荷控制、線損分析等電力控制管理問題。
繼續布局化戰略,迎接智能電網井噴式高速發展
經過多年的發展,海興已經是我國表計產品出口企業,表計出口到世界七十多個國家。國內業務覆蓋除西藏外的所有省市,成為國家電網主要的智能電表及智能配用電產品供應商。從成立起就進軍市場的海興在很早就開始布局自己的化業務,先后在多個國家設立了境外公司。例如,今天,Eletra已經是巴西大的表計企業,擁有40%以上的市場份額。與其他通過代理、經銷商,或通過投資海外企業進行海外市場開發的企業不同,海興通過設立區域營銷總部、子公司等形式的擴張,實現了管理體系和技術知識的輸出。通過本地化生產、管理和運營,去除了貿易壁壘,減少文化沖突,避免政治影響,使企業不僅“走出去”,更“走得穩”、“走得遠”。
三星電氣布局醫療產業
目前三星電氣已逐步形成醫療服務與電力產品雙主業格局,因公司2015年正式轉型進入醫療服務領域,電力產品行業暫時仍處于業務收入主要來源,今年上半年,電力產品收入仍占79.31%,醫療及相關業務收入占20.19%。未來隨著公司戰略轉型逐步落實,醫療服務正成為拉動三星電氣未來業務發展與業績提升的主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