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儀表企業】近日,由中國電科院承擔的“計量裝置在線智能診斷及采集系統運行可靠性關鍵技術研究項目”,順利通過驗收。
中國電科院積極開展計量裝置在線智能診斷及采集系統運行可靠性等方面研究,將衛星共視技術應用到用電信息采集系統中,提出一種基于網絡不對稱系數優估算技術的延時測量模型,建立了公司系統高時鐘標準和時間頻率量值溯源體系。
為提高智能電能表軟件的成熟度和可靠性,該項目制定了智能電能表軟件可靠性代碼級測試方法,并研制了智能電能表軟件測試云服務系統;引入基于非對稱密碼技術的數字證書認證機制,制定用電信息采集系統信息安全防護優化策略,設計基于面向對象方法的用電信息采集系統數據傳輸通信協議,降低采集終端大規模升級的頻度,提高采集終端軟件的穩定性和采集系統通信效率,并形成了《時間頻率計量標準校準規范》《智能電能表檢測裝置軟件設計技術規范》《基于對象模型的用電信息采集系統通信協議》等技術標準和相關知識產權。
目前,該項目成果已在公司系統內27個省電力公司廣泛應用,發現并處理現場運行問題7類29種共計200余萬項。以安徽省為例,該項目通過監測安徽省15個廠站、12萬個專變、18萬個臺區共2300萬戶客戶,發現并處理計量異常23862項、用電異常22972項。
該項目解決了無線公網通信網絡延時的不對稱問題,提高了采集系統對時準確度,減少了智能電能表現場運行批量故障,減小了現場運行終端的功能冗余度,實現了計量裝置及采集設備運行狀態的在線監測和智能診斷,大幅提高了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的可靠性,保障實時獲取用電大數據,有效支撐分時電價和階梯電價的實施,并指導客戶科學合理用電,實現削峰填谷。
?。ㄔ瓨祟}:中國電科院研發新項目優化智能電表計量運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