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儀表企業】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專項規劃,對于我國未來5年科技創新進行了系統謀劃和前瞻布局。“十三五”時期,中國科技創新要向何方發力,備受世界矚目。
在過去的“十二五”期間,我國科學儀器創新發展可以說已有了質的提升。通過集中力量發展制造業,進口儀器對我國的市場占有率正逐漸降低。盡管如此,但由于我國科學儀器研發起步較晚等原因,目前中國的科學儀器研究和制造對于國外技術仍存在一定的依賴,一些領域的儀器甚至100%依賴進口。
在這樣的形勢下,發展自身科研技術就成了我國企業“制勝法寶”。2015年我國全社會研發支出達14220億元,其中企業支出超過77%。同時,企業也通過與科研院所和高等學校之間的合作,不斷提升自身創新研發能力,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其中,陜西時宇智能儀器有限公司作為我國非標材料檢測設備企業,推進產學研協同創新合作模式。
陜西時宇智能儀器有限公司座落于有“中國西部硅谷”之稱的西安北郊經濟技術開發區,是一家專注于非標材料檢測設備的研發及升級改造,生產及其他科研服務為一體的高新企業。
在陜西時宇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中,與西安工業大學、安徽理工大學等多所高校以及其他科研單位深度合作聯合開發定制非標產品,多學科交融,完成“產-學-研”升級轉變服務,并為西安工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中科院等200多家高校與科研院所,研發數百臺試驗機。
2007年,陜西時宇智能儀器有限公司成立近一年時與西安理工大學合作,聯合研制微機控制真三軸試驗機;2008年參與安徽理工大學微機控制凍土動靜三軸多功能試驗機的改造工作;2010年再一次攜手安徽理工大學,聯合研制小壓力室W3Z600KN微機控制電液伺服巖石三軸試驗機;2013年與安徽理工大學三度合作,共同設計開發"中央與地方共建實驗室項目"-------"地質工程多功能試驗系統"……
陜西時宇所研發的定制非標產品,服務于航空航天、公路橋梁、橡塑膠、汽車零部件、土工巖石建工建材等領域的質檢機構、大專院校及科研院所。
專業的技術與的服務使陜西時宇成為全國眾多高校與科研機構的合作對象,而在這一項項成功合作案例的背后,離不開一支強大的研發團隊。電磁傳熱分析專家韓博士所帶領的研發團隊,多年來潛心于電磁場有限元分析,交變電流及磁通勢研究。韓博士更是精通傳熱及熱彈性機理的工程研究,從讀博階段至今一直致力于不同材料下電磁勢變化的研究和開發。
專業成就品質,十年的行業積淀,專注于試驗機核心技術研發的精神,成就了如今陜西時宇在行業內的地位。
這個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需要的正是這樣以“品質+專業”所塑造的企業。作為一個年輕的高科技企業,陜西時宇擁有著無窮的潛力。未來,讓我們一起見證專注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