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儀表文件】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印發了《智能硬件產業創新發展專項行動(2016-2018年)》(以下簡稱《專項行動》),旨在提升終端產品智能化水平,加快智能硬件應用普及。《專項行動》提到,重點發展智能工業傳感器、智能PLC、智能無人系統等工業級智能硬件產品形成規模示范。
在“互聯網+”的大時代背景下,我國智能硬件產業正蓬勃發展。當前我國智能硬件產業機遇與挑戰并存,我國作為電子信息產品生產大國,智能硬件市場空間廣闊。另一方面,關鍵技術和產品供給不足、創新支撐體系不健全、產用互動不緊密、生態碎片化等問題和風險不容忽視。《專項行動》中提出,到2018年,我國智能硬件市場占有率超過30%,產業規模將超過5000億元。在低功耗廣域智能物聯、虛擬現實、智能人機交互、高性能運動與姿態控制等領域將培育一批上市企業。同時,智能工業傳感器、智能PLC、智能無人系統等工業級智能硬件產品形成規模示范,帶動生產效率提升20%以上,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行業應用解決方案。
《專項行動》提出的重點任務有,提升智能服務機器人、工業級智能硬件設備等智能硬件產品的有效供給能力,面向工業生產需要,發展高可靠智能工業傳感器、智能工業網關、智能PLC、工業級可穿戴設備和無人系統等智能硬件產品及服務。支持新型工業通信、工業安全防護、遠程維護、工業云計算與服務等技術架構和設備的產業化,提升工業級智能化系統開發、優化、綜合仿真和測試驗證能力。
《專項行動》還提出加強智能硬件核心關鍵技術創新,重點加強高性能智能感知技術的研發。發展高精度高可靠生物體征、環境監測等智能傳感、識別技術與算法,支持毫米波與太赫茲、語音識別、機器視覺等新一代感知技術的突破,加速與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的集成創新。
《專項行動》中指出,未來將推動工業等重點領域智能化提升,鼓勵工業企業與智能硬件廠商協同聯動,開展工業級智能硬件系統的集成適配,加快重點領域的智能化改造進程,提高敏捷制造、柔性制造能力,發展基于智能硬件的工業遠程維護、工業大數據分析等新興服務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