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儀表產業】據江蘇省計量科學研究院消息(以下簡稱“江蘇省計量院”),近日,江蘇省計量院“低頻磁場輻射強度測量儀校準技術研究”項目成功獲批國家質檢總局的計劃立項。該項研究成果可以指導計量校準機構開展低頻磁場校準工作,對于磁場強度測量儀表技術的的發展將起到積極地推動作用。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磁場輻射也成為當下人們關心的內容。世界上的輻射類型可按照頻率高低分為兩大類,分別是高頻輻射和低頻輻射。其中,低頻輻射又被稱為是非熱效應,頻率一般在0到300Hz。專家表示,長時間的低頻輻射對于人體的傷害比高頻輻射更嚴重。此次江蘇計量院“低頻磁場輻射強度測量儀校準技術研究”項目,為低頻磁場輻射測量儀表監測提供標準和依據。
數據表明,超過2毫高斯以上的電磁輻射就會導致人類患病,當下電磁輻射已經成為繼水源、大氣、噪聲之后的第四大污染。此次標準的發布,在應用于安全防護與環境監測領域的低頻磁場輻射強度測量儀校準技術的同時,也會加強人民對于電磁輻射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