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儀表深度】浩瀚的星空和壯闊的大海一直以來都是人類不斷追尋的目標,當個人抬起頭,仰望星空,遙望大海時,探索自然奧秘的種子已在人類心中埋下。如今,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對于海洋、宇宙已有了全新的認識,但人類探索海洋、宇宙奧秘的步伐卻永遠不會停止。
我國作為海洋大國,開發海洋資源,對建設海洋經濟強國意義重大,充分利用這片寶貴的海洋資源是推動海洋經濟高速發展的關鍵。而海洋儀器儀表設備則是進行海洋資源勘探和海洋信息采集的具。
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我國海洋儀器儀表的研發工作已取得較大的進步。在國家政策,尤其是國家“863”計劃的支持下,我國已具備生產、制造海洋監測設備的關鍵部件和技術。目前,我國已研制出海洋遙測儀、聲學多普勒海流剖面儀、海洋采樣設備等多種海洋觀測儀器。同時,我國也著力于海洋觀測平臺的研制,在江蘇南通如東沿海、浙江溫州東甌等地已建立了多個海洋觀測平臺,為海洋防災減災和海洋環境保護提供準確及時的海洋觀測和監測數據資料。
此外,我國海底觀測網技術的研發工作也正不斷取得突破。在2014年12月發布的《全國海洋觀測網規劃(2014-2020)》中提出,到2020年,中國將建成海洋綜合觀測網絡,初步形成海洋環境立體觀測能力。2011年啟動建設的東海海底觀測網系統將在未來幾年內建成,研發人員在海底放置了多普勒聲學儀、濁度儀、地震儀等儀器,并通過接駁盒,將它們與光電復合海纜連接在一起。儀器測得的數據,通過每根千兆級流量的光纖傳輸到海面上的觀測系統登陸平臺,隨后無線傳輸到實驗室中;2016年2月,上海交通大學牽頭承擔的國家海洋局2011年度海洋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項目“近岸及鄰近海域海底實時長期觀測網關鍵技術研發及應用示范”關鍵技術(設備)研發取得突破,觀測網實時系統示范應用穩定,有力支持了國家海底觀測網預警預報系統的研發。
這一項項的成就使得我國海洋監測能力與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大力推動我國海洋環境監測產業的發展。但由于我國海洋儀器儀表設備發展起步較晚,與先進海洋國家相比,我國技術仍處于落后狀態。儀器儀表市場被大量進口產品占據,產品測量與控制精度不高,可靠性、穩定性較差,這些都是制約國產儀器儀表發展的致命因素。
要從根本上解決國產海洋儀器儀表的發展瓶頸,必須著力于提升產品穩定性,嚴格把控產品在設計、生產、檢測過程中的技術指標,制定相關法律法規,提高基礎工藝水平,才能創造高質量的海洋儀器儀表。
如今,借助許多高科技測量儀器儀表,人們觸摸到了以前無法想象的自然的真諦。而對于自然的探索將會是人類永恒的目標,海洋設備發展前景廣闊,我國儀表企業應抓住機遇,以先進國產儀器儀表共筑海洋強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