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儀表下游】以往每逢線路巡檢,廣西梧州供電局輸電管理所的巡檢人員就必須翻山越嶺,爬塔上桿。自從無人機航拍設備進入巡檢隊伍,不僅減輕了巡檢人員的工作強度,而且提高了工作精度。
2月16日早上,梧州供電局輸電管理所輸電運維班開完班前會后,就分成了4個工作小組,帶上無人機等巡檢設備馬上驅車前往離梧州市區60多公里的長洲區倒水鎮和蒼梧縣京南鎮,開展春節后次的輸電線路春檢工作。在京南水電站110千伏的京仁線上,只見輸電運維班操作的一架無人機圍繞著001號桿塔和桿塔間的跨江輸電線路,來回平穩地飛行著。高清的畫質和流暢的運作,使巡線人員能快速、有效的查找和了解線路的隱患缺陷,及時記錄和整改,大幅提升了電力線路巡檢的工作效率,也為2017年春檢工作助力消缺提供方便。
這次春檢與以往不同的是,在他們所帶的設備里,少了望遠鏡、全站儀,卻多了4架無人機航拍設備。巡檢人員告訴記者,這次檢修工作,無人機航拍設備將成為他們的“千里眼”,協助他們進行輸電設備和線路的檢查。
在蒼梧縣京南鎮京南水電站附近,49歲的梧州供電局輸電管理所輸電作業員梁桂衡綁好安全帶,一步一步爬上110千伏京仁線001號桿塔掛接地線。在做好巡檢工作的前期準備后,他便下桿拿起了遙控器,讓無人機航拍設備代替他在高空進行巡檢工作。只見白色的無人機航拍設備在他的操控下,圍繞著001號桿塔和桿塔間的跨江輸電線路,來回平穩地飛行著。同時,通過自身的攝像頭清晰地拍下輸電設備、線路的實際情況,并實時傳輸到梁桂衡手中的平板電腦上。
“科技的進度,真的讓我們輕松很多啊。”梁桂衡說。梁桂衡告訴記者,他從事線路巡檢工作已經有8個年頭了。因為桿塔和輸電線路多在山上,巡檢時的翻山越嶺簡直就是家常便飯。有時眼看桿塔就在前方,可由于沒有上山的路,巡檢人員只能下山重新找路再上山。而巡檢過程中,巡檢人員除了要帶安全繩等工具外,照相機、望遠鏡也是必需的。“我們爬上桿塔后,除了觀察,還要要用相機對桿塔上的瓷瓶、避雷器等進行拍照,以方便回去以后更細致查看是否出了問題。”
此外,梁桂衡還表示,對于桿塔之間的線路,很多時候他們只能用望遠鏡順著線路一點點地進行查看。但當手持望遠鏡看較遠處的線路時,因抖動畫面就容易變得模糊。此時若發現線路有什么異常,只能讓同事拿全站儀過來進一步確認。
據了解,梧州供電局的輸電線路大多位于高山、深溝之中,具有跨度大、線路長的特點,導致在線路巡視過程中存在人力、物力和時間消耗大、運行維護難度大、風險高等問題,而新技術無人機的出現便將傳統人員巡線的問題打破。無人機機身輕巧,可以方便地穿越森林、河流、樓群等,完成地面人員難度大的巡檢任務,同時,無人機可近距離檢測架空輸電線路,且視角廣, 巡檢無死角、無盲區,可以準確的發現導線斷股、絕緣子損壞等缺陷。
梧州供電局輸電管理所輸電檢修專責江龍劍告訴記者,用無人機航拍設備,既可以減少人員爬塔上桿等重體力勞動,又可以進行精細化檢查,及時發現導線隱患或缺陷。長約34公里的110千伏京仁線檢修工作,以往十多個巡檢人員需要連續工作兩天才能完成。如今利用新科技,梧州供電局輸電管理所的4個巡檢小組共8人,只需要兩天時間。“無人機航拍器不僅是工作的好幫手,還是工作的‘提速器’。” 江龍劍說。
(原標題:梧州供電局無人機航拍提速巡線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