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儀表標準】日前,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大深徑比微小孔徑測量儀校準規范》征求意見稿,并面向全國的計量技術機構、科研院所以及相關的行業企業征求意見。
該規范起草單位有哈爾濱工業大學、黑龍江省計量檢定測試院。本規范引用JJF 1094—2002《測量儀器特性評定》、JJF 1130—2005《幾何量測量設備中的不確定度評定指南》、JJF 1064—2010《坐標測量機校準規范》、GB/T 11336—2004《直線度誤差檢測》、GB/T17421.2—2000《機床檢驗通則 第2部分 數控軸線的定位精度和重復定位精度的確定》、GB/T 20001.1《標準編寫規則 部分:術語》等文件中的相關內容。
該規范適用于根據瞄準觸發原理,采用
激光干涉儀進行孔徑測量,測量范圍為0.1mm~20mm 的大深徑比微小孔徑測量儀的校準。大深徑比微小孔徑測量儀是根據瞄準觸發原理,應用激光干涉儀 進行孔徑測量的一類儀器。
隨著我國機械制造水平的提高,直徑在0.1mm~20mm范圍內且具有大深徑比的微小孔在制造業中應用越來越廣泛。而該范圍內大深徑比微小孔徑的測量一直是一個技術難題,它長期制約我國大深徑比微小孔制造業的發展,同時也制約著諸如航空發動機、火箭發動機等新一代武器裝備的研制和生產。為了研究解決大深徑比微小孔徑的測量問題,2001 年,原國防科工委向哈爾濱工業大學下達了“十五”計量重點科研項目《深盲小孔孔徑與形位校準技術》,其中主要任務之一就是進行大深徑比微小孔徑測量技術的研究。項目組在突破“光纖微力傳感”等諸多關鍵技術的基礎上,研制出測量范圍為0.1mm~?20mm 的大深徑比微小孔徑測量儀,其擴展不確定度優于0.5m(k=2),實現了我國在大深徑比微小孔徑測量方面的突破。與此同時,為滿足新一代武器裝備科研生產對不同準確度等級的大深徑比微小孔徑測量需求,項目組又研制生產了一批同樣原理的測量儀器,供承擔新一代武器裝備科研、生產的單位使用。由于新型大深徑比微小孔徑測量儀器的推廣使用,其量值傳遞和量值溯源成為突出問題。
目前,上德、日、美等發達國家已開展了多年的大深徑比微小孔徑測量技術的研究和測量儀的研制工作,德國聯邦物理技術研究院(PTB)已建立了國家標準,并成為該量值的歐洲溯源中心。一些儀器生產企業如海克斯康(Hexagon)、馬爾(Mahr)等,已批量/小批量生產基于類似結構的商品化儀器,高精度產品對我國禁運,低精度與低水平產品向我國出口,并在航天7xxx 廠等航空發動機、火箭發動機等國防武器裝備生產企業得到應用。然而,由于我國目前大深徑比微小孔測量儀器、檢定規程/校準規范、行業與國家標準均屬空白,缺乏檢定/校準依據的計量技術文件,未建立起量值溯源體系來保證量值傳遞與量值統一,因此大深徑比微小孔徑測量儀器的檢定/校準工作困難,大深徑比微小孔徑的量值混亂,給武器裝備生產企業造成損失,并嚴重制約了航空發動機、火箭發動機等新一代武器裝備的質量控制和工藝改進。
此外,遵從JJF1071-2010《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的要求,此規范架構上包括封面、扉頁、目錄、引言、范圍、引用文件、概述、計量特性、校準條件、校準項目和校準方法、校準結果表達、復校時間間隔、附錄幾個部分。更多詳細情況請見附件。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