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產業】近日,國內疫情形勢明顯好轉,這其中凝聚著無數“白衣天使”救死扶傷、日夜奮戰的汗水結晶,科研工作者也爭分奪秒地與時間賽跑,為此付出了艱辛的努力。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看一下,應對疫情,一些企業及科研人員做出的貢獻。
上海計量院為新型肺炎確診提供精準計量支撐
對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進行快速、準確診斷對于及時收治并隔離患者、制止病毒蔓延非常重要。根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新冠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實時熒光RT-PCR檢測被列為確診病例的兩種方法之一,而且由于時間短、成本低等特點,已成為應用確診新型冠狀病毒的方法。疫情爆發后,上海市各醫院檢驗科、疾控中心、核酸檢測生物技術公司的PCR儀的校準需求暴增。
上海市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是全國早開展PCR儀計量校準并取得社會公用計量
標準證書的單位之一。基于多年的技術積淀,上海市計測院研發了高純度核酸標準物質研制技術,獲批國家一級和二級標準物質三十余項,相對擴展不確定度小于5%。
同時,研發多通道PCR
溫度計為PCR儀“測溫體檢”。PCR儀的溫度準確性對核酸檢測非常重要,溫度不均勻性會造成“假陰性”結果的出現。多通道PCR溫度計由15個精密溫度傳感器、數據采集分析模塊組成,可實現靜態溫度測定、動態溫度跟蹤和多通路檢測,可對PCR儀的溫度示值誤差、溫度均勻度、平均升降溫速率等溫度指標進行校準。
中國計量院成功研發新冠病毒核酸國家標準物質
日前,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成功研發了高低兩種不同濃度水平的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標準物質,并通過專家鑒定。標準物質是保證化學、生物等領域測量結果準確可靠的“砝碼”。此次研發的兩種標準物質為體外轉錄RNA,目標基因范圍涵蓋世界衛生組織(WHO)和中國疾控中心公布的新冠病毒3個主要基因:核殼蛋白N基因全長、包膜蛋白E基因全長、開放閱讀框1ab(ORF1ab)基因片段。這一標準物質的研制及應用,將為不同廠家、不同型號核酸試劑盒檢測結果準確、可比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將研制成功的標準物質優先免費提供給抗疫一線的疾控中心等相關機構,第一批25個單位的抗擊疫情急需標準物質已全部包裝運出。
江蘇省分析測試協會組織提供無償檢測服務
疫情防控迫切需要加快相關藥物的研發,核磁共振測試技術在生物醫藥開發中有著重要的作用。為推動相關藥物研發進程,早日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江蘇省分析測試協會核磁共振專業委員會積極組織江蘇省及周邊地區部分單位及專家為相關醫藥研發企業提供無償檢測服務,1月31日向全體會員、會員單位發出了《關于征集抗新型肺炎藥物無償檢測單位的通知》。
據悉,截至2月13日,已有中科院蘇州納米所磁共振波譜與影像實驗室、中國藥科大學分析測試中心、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所某團隊、揚州大學測試中心等26家檢測機構或實驗室自愿提供無償檢測服務,為抗擊疫情潛在相關藥物、中間產物的研發提供核磁檢測技術支撐。
上海儀電捐贈水質分析儀器
為收治大量輕癥患者,阻斷家庭和社會“傳染鏈”,武漢從2月3號開始搶建十余家“方艙醫院”,以較快的速度擴大收治容量。同時,武漢市安排部署了“方艙醫院”的排水系統及監測工作,對醫療廢水、環保在線自動監測系統安裝和相關部位的消毒工作提出了要求。繼十天前捐贈湖北各重點疫區地市疾控中心和環監站水質監測相關儀器后,上海儀電科學儀器股份有限公司又獻出愛心,呼應生態環境部應急中心的需求,捐獻一批用于方艙醫院消毒排放水的現場監測檢測比對儀器。
梅特勒-托利多向疾控中心和醫院捐贈移液器和濾芯吸頭
疫情爆發初期,由于檢測能力受限,儀器耗材供應斷檔,患者們不能被確診和收治,處境危急,疾控單位和醫院紛紛向社會發出了求援。移液器和濾芯吸頭是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方法中不可或缺的產品之一。梅特勒-托利多關注到湖北黃岡疾控中心的求助信息后,馬上聯系實驗室負責人了解移液器及吸頭需求,立即發貨提供愛心援助,并且同時向其它疾控中心進行捐贈,第一輪捐贈了價值7萬元的瑞寧移液器和濾芯吸頭。后又聯系了四家定點檢測試劑盒研發和第三方醫學檢驗公司進行捐贈,第二輪兩批共捐贈了價值62萬的瑞寧移液器和濾芯吸頭。
上海匯像研發全自動微生物細菌病毒檢測機器人
上海匯像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研發了可以在無人操作下,完全自動智能實現高通量微生物細菌病毒檢測的機器人系統,該機器人系統能夠完整地實現微生物樣本前處理的所有關鍵步驟,包括接種劃線、革蘭氏玻片制備、增菌肉湯接種以及藥敏紙片分配等實現多種細菌病毒的檢測培養。
全自動微生物細菌病毒檢測機器人系統的研發成功不僅降低了檢驗檢測人員的感染風險,而且規避了樣本采集、核酸提取等過程中人工操作的不規范性,為提高核酸檢測體系的靈敏度和穩定性、解決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假陰性率高問題提供了有益的幫助。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