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深度】這段時間興起的“新基建”讓“數字技術”重新進入人們的視野,其中高速動車組更是一個國家重要組成部分。如今我們的“復興號”以時速350公里的運營速度奔馳在祖國廣袤的大地上,那么“復興號”動車組在制造過程中又運用了哪些“數字技術”呢?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其中的數字化焊接。
數字化焊接
焊接作為動車組車體制造的關鍵工藝,有著上萬道焊縫。在中國高鐵列車核心研制基地的動車組車體生產線上,平均每0.5秒就有一組焊接數據上傳到焊接管理中心。這是目前的車體焊接數字化管理系統的場景。那么面對如此龐大的數據,我們又該如何管控焊接質量呢?
傳統的焊接非常的依靠人力勞動,需要焊工在焊完后進行自檢、互檢、巡檢。耗時耗力的同時又無法對焊接過程進行實時監控。而我國目前通過數字化技術,建成了動車組焊接過程數字化管理系統。通過布設在焊機上的
數據采集器,焊接管理系統能夠實時采集焊接過程中的所有焊接參數,像焊接電壓、電流等,每0.5秒記錄一次,并自動與
標準參數進行比對,一旦出現超差自動報警。
焊接數字化管理系統通過對焊接數據的實時采集、自動判斷、自動報警,可以隨時隨地的監控車體的焊接過程,實現了對焊接的“過程管控”,從而能夠更好地保障焊接質量。
數字化焊接的發展情況與前景
近年來,我國焊接數字化管理系統市場規模在持續擴大,市場增速日益增長。據可靠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銷售額已經突破100億元,且年均復合增長達到15%以上。據小編了解,焊接數字化管理系統市場產品種類近幾年也隨著市場需求而與時俱進的發展,電焊、弧焊、激光焊等機器人產品大量走上市場。與此同時許多的國內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崛起,其中比較著名的埃夫特、新松、北京時代等企業在市場中都存在著不可小覷的競爭力。
但是,國內中市場也在不斷的遭受外企的壟斷,據統計,國外的企業已經占據了我國近80%的市場份額,嚴重導致我國企業發展良莠不齊。而我國數字化焊接企業在科研技術、企業規模、生產標準等方面的的確確落后于國外,在國內尚且依仗價格優勢與地理優勢有立足之地,卻很難走出與國外企業進行競爭。數字化焊機是計算機技術與焊接技術融合的產物,當前數字化焊機大多數以獨立系統的形式存在,但是自動化焊接生產才是數字化焊機真正的用武之地。那么數字化焊接又將迎來怎樣的發展前景呢?
首先,數字化焊機系統必然會朝著高精度、高速度、高質量、高可靠性發展。這對于系統的控制器和核心軟件的信息處理速度都有著極高的要求,并且要求系統各運動部件和驅動控制具有高速相應特性。這對于我國企業的科研創新能力有很大的推動力,也鼓勵專業型人才的培養。而其中的機器人焊接系統中集成數字化焊機,是利用數字通訊能力,來實現數字化焊機穩定、優異的焊接工藝性能。
其次,數字化焊接的網絡化形式也逐漸替代原有的形態。將數字化焊機組成網絡,可以有效的對工藝進行調試、對產品質量進行監控,以及實現管理的一體化和網絡化。數字化焊機同時將許多種工藝合而為一,而這樣擁有多種程序的焊接加工系統就具備一定的柔性,可以一定程度上滿足不同材質、不同工件對焊接工藝的不同需要。
后,人工智能技術自然是數字化焊接發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以模糊邏輯、人工神經網絡和專家系統為標志的人工智能技術成為控制領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而在數字化焊機中,今后應將模糊控制用于焊縫跟蹤、焊接質量及弧焊電源、設備的控制中,積極發展BP神經網絡在焊接接頭質量預測與監控、焊接工藝參數設計、焊縫成形控制、焊縫跟蹤以及焊接缺陷的檢測等方面的應用。
小編見解:
數字化焊接的發展取代了人力的需求,并且通過高效地執行重復任務來確保質量。除此之外,其實各個行業對于自動化、數字化的研發活動都是處鼓勵的態度。特別是近期疫情導致的人力資源不足以及國內與國外的產業升級等因素,未來數字化焊接市場還會進一步擴大。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