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儀表標準】11月1日,全國環境化學計量技術委員會發布了《氨氮測定儀校準規范》征求意見稿,為了使本國家計量技術規范能廣泛適用和更具操作性,特向全國各有關單位征求意見,意見反饋郵箱mengjr@simt.com.cn和fenghx@simt.com.cn,截止時間為2020年12月15日。
在各種水體污染物中,氨氮是較為常見并且危害影響較大的一種形態。水體中的氨氮是指以氨(NH3)或銨離子(NH4+)形式存在的氮,其廣泛存在于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中,可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由于我國經濟仍處于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快速發展階段,氨氮作為主要超標污染物在我國七大水系中出現的頻率非常高,因此氨氮污染已成為全國性的污染問題,是我國水體環境監測的重要指標,也是各類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的重點關注項目。
實驗室內測定水質氨氮的儀器主要有臺式或便攜式氨氮測定儀,儀器主要采用比色法或電極法對水中氨氮進行檢測。其中不僅有大量國外進口的儀器,也有不同種類和型號的國產儀器。尤其是便攜式氨氮測定儀,由于其操作簡便、快捷、攜帶方便,不但適用于實驗室使用,也便于現場檢測,因此普及率高,已經廣泛應用于污水處理、化工、醫療和環保等行業。
目前針對氨氮在線監測儀的計量性能評價,國家相繼出臺了JJG 631-2013《氨氮自動監測儀檢定規程》和HJ 101-2019《氨氮水質在線自動監測儀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這些技術文件中規定的示值誤差測量點并不能完全覆蓋實驗室氨氮測定儀的測量范圍,且其中涉及的定量限、記憶效應等指標也僅適用于在線儀器的檢測。目前尚無國家計量技術規范可評價實驗室氨氮測定儀的性能,無法對各應用單位的實驗室氨氮測定儀進行有效的量值溯源與傳遞。因此,制定適用于實驗室用臺式和便攜式氨氮測定儀的校準規范,統一氨氮測定儀的評價要求,有利于保障此類儀器的量值準確性,進一步確保水質氨氮檢測結果的可靠性,對水環境保護具有重要的意義。
本規范制定以國內實際情況為出發點,體現科學性、合理性、先進性、實用性。努力使校準項目、技術要求及校準方法與建議和國家(行業)標準、技術規范相符合。
本規范制定主要依據及參考了以下文件:JJF 1001-2011 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JJF 1059.1-2012 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JJF 1071-2010 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HJ 535-2009《水質 氨氮的測定 納氏試劑分光光度法》;HJ 536-2009《水質 氨氮的測定 水楊酸分光光度法》;ASTM D1426-15 《水中氨氮的標準測量方法》(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Ammonia Nitrogen in Water)。
依據JJF 1002-2010《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的要求,本規范的主體內容由以下幾個部分構成:范圍、概述、計量特性、校準條件、校準項目和校準方法、校準結果的表達、復校時間間隔以及附錄。
本規范為發布。本校準規范適用于比色法和電極法原理的實驗室氨氮測定儀的校準。(詳情請見附件)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