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標準】5月6日,貴州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了《網絡時間(NTP)
服務器校準規范》地方計量技術規范,并向有關單位公開征求意見。
隨著計算機應用和網絡技術的廣度和深度不斷加大,網絡中的設備種類和業務類型越來越多,服務器的數量也與日俱增。傳統意義上,各種服務器、網絡設備使用的時間都是由設備內部時鐘提供,由于服務器、網絡設備本身的時鐘誤差是不可避免的,盡管這種誤差在短時間內不大,但經過一段時間的累積就會出現大的時間差,一天內就有幾秒鐘甚至幾分鐘的時間漂移,從而導致網絡中各服務器、網絡設備的時間不一致,難以滿足高精度時間約束業務的要求。因此,基于NTP的網絡時間服務器被廣泛應用。
網絡時間服務器是采用網絡時間協議(Network Time Protocol,簡稱NTP),將計算機客戶端或服務器的時間通過Internet同步到參考時鐘源或另一個網絡時間服務器。采用NTP協議的網絡時間服務器,能夠使互聯網上的授時精度實現毫秒至幾百毫秒,不僅其時間同步精度可以滿足絕大多數時間用戶的需求,而且能夠較大提高國內網絡授時精度,為服務器、網絡設備、網絡子鐘、終端計算機、物聯網上各節點等提供精確、安全、可靠的同步時鐘信號,廣泛應用于政府、金融證券、移動通信、公安、電力、交通、石油、工業以及國防等領域。在不同領域中,網絡時間服務器為網絡內設備提供準確的時間標準,使各個獨立而又相互關聯的設備有可參考的時間維度。因而,制定該方面的校準規范直接關系到基于網絡傳遞的時間信號及時間同步信號是否準確可靠。
目前,我國沒有該方面的計量校準規范。需針對網絡時間(NTP)服務器制定專門的計量技術法規《網絡時間(NTP)服務器校準規范》,填補我省網絡時間(NTP)服務器計量空白,并規范網絡時間(NTP)服務器的量值溯源傳遞,保障其量值的準確可靠,為相關的校準提供了可靠的技術基礎保障,維護社會經濟秩序的穩定發展,有利于推進與天基授時方式共同構成完整有效、安全可靠的時間服務體系建設,推進國家時間頻率溯源體系和國家網絡時間服務體系的建設。
本規范依據 JJF 1071-2010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JJF 1059.1-2012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JJF 1001-2011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的內容制定。本著科學合理,便于操作的原則,根據現有的國標、企業標準和專家意見、建議,以現有的生產技術、校準技術為前提,提高生產水平,鼓勵進步,淘汰落后,完善網絡時間服務器的量傳體系。
本規范針對市場上最為主流、存量最大、各計量機構通常采用的網絡時間服務器進行制定校準規范,適用于采用網絡時間協議進行網絡授時的網絡時間服務器。在此基礎上,結合實際,本規范引用了下列文件:JJG 180 電子測量儀器內石英晶體振蕩器;JJG 292 銣原子頻率標準;JJF 1180-2007 時間頻率計量名詞術語及定義;JJF 1403-2013 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接收機(時間測量型)校準規范;JJF 1724-2018 時碼發生器校準規范;RFC 5905-2010 網絡時間協議(第四版)(RFC 5905-2010 Network Time Protocol Version 4)。
依據 JJF 1071-2010《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本規范內容包括范圍、引用文件、概述、計量特性、校準條件、校準項目和校準方法、校準結果表達與處理、復校時間間隔、以及附錄等內容。
本規范適用于采用網絡時間協議(Network Time Protocol, NTP)進行網絡授時的網絡時間服務器的校準。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