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深度】導讀:我國
電感器需求廣闊,在我國近年來重大政策,如“十四五”規劃、《中國制造2025》等中對電感器行業的發展作出了詳細規定,政策利好,市場驅動,電感器行業迎來新一輪發展期。
電感器作為
電子線路三大基礎元件之一,占據了電子元件配套用量的 10%~15%,在電子行業中占據了極為重要的角色,被廣泛應用在電腦、消費電子、通訊設備等各電子領域,首先,小編先帶大家了解下,什么是電感器吧!
什么是電感器?
資料顯示,電感器是能夠把電能轉化為磁能而存儲起來的元件。較為原始的電感器是1831年英國M.法拉第用以發現電磁感應現象的鐵芯線圈。1832年美國的J.亨利發表關于自感應現象的論文。人們把電感量的單位稱為亨利,簡稱亨。
在19世紀中期,電感器在電報、電話等裝置中得到實際應用。1887年德國的H.R.赫茲,1890年美國N.特斯拉在實驗中所用的電感器都是非常著名的,分別稱為赫茲線圈和特斯拉線圈。
其按結構分電感可分為插裝式和貼片式(又稱片式)兩大類,而片式電感又分為疊層型、繞線型、和薄膜型三種,前兩種最為常見。現階段,疊層片式電感占全部電感器的市場份額最多,約85%。
另外,電感器具有阻止交流電通過而讓直流電順利通過的特性,頻率越高,線圈阻抗越大。因此,電感器的主要功能是對交流信號進行隔離、濾波或與電容器、電阻器等組成諧振電路。
近年來,隨著智能移動設備的發展,電子產品的市場也變得越來越廣闊,在這樣的背景下,廣泛應用在電腦、消費電子、通訊設備等各電子領域的電感器行業,迎來了新一輪的發展空間。
市場驅動,電感器發展可期
全球電子信息產業迅速發展,作為產業發展不可少的基礎電子元件之一的電感器也在不斷推陳出新,無論是在應用還是產品性能與品質方面都在快速地進行升級換代,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電感器市場規模為486.4億元。
隨著中國通訊技術的快速更迭以及物聯網、智慧城市等相關產業大規模建設,中國電感器市場規模快遞發展,2019年中國電感器市場規模約為160.4億元,較2018年的141.9億元同比增長13%。
隨著我國5G基站擴建增多,更多5G終端應用商用,2021年將成為5G產業鏈全面爆發的一年。5G終端產品的品類和量的提升,市場熱度不減,上游電感器廠商訂單不絕,5G終端需求大,電感器企業擴產增產,發展可期。
根據電子元件行業協會的數據,2025年中國電感器銷售額將增長至190億元人民幣。隨著各類智能手機、通信設備、汽車電子、無線充電、電氣自動化設備等市場的不斷發展,電感市場的需求將會迎來新一輪發展期,除市場推動外,政策也在加碼電感器的發展。
迎政策利好,電感器迎來新一輪發展期
近年來,我國出臺的一系列政策支持電感器發展,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明確指出,對電感器件的規劃如下:培育壯大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網絡安全等新興數字產業,提升通信設備、核心電子元器件、關鍵軟件等產業水平。
另外,電感器行業作為許多消費電子、汽車電子行業的上游,在“碳中和、碳達峰”政策下會形成一系列新的監管標準,促進我國電感器行業向著節能環保和高端化發展。
在《基礎電子元器件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從推動創新、發展產業、服務行業等方面提出共7項重點工作任務,《行動計劃》更具創新性地提出了引導電子元器件行業信用體系建設,推行企業產品標準、質量、安全自我聲明和監督制度,發展電感器產業。
不難看出,無論是“十四五”規劃,還是在基礎電子元器件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中,我國電感器有著廣闊的市場需求,電感器行業也迎來進一步政策利好,新一輪的發展期到來,相關企業可重點布局。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