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儀表標準】7月29日,全國溫度計量技術委員會發布了《溫度變送器校準規范》征求意見稿,并向各位專業技術人員征求意見。
溫度變送器是一種采用熱電偶、熱電阻等感溫元件,將溫度變量轉換為可傳送的標準化輸出信號的儀表,主要用于工業過程中溫度參數的測量與控制,其輸出信號為模擬信號和數字信號。
隨著80年代初,氣動單元組合、電動單元組合逐步退出歷史舞臺,模擬技術被廣泛應用于變送器領域。90年代末,伴隨數字技術的不斷成熟,溫度變送器逐漸向小型化、智能化、集成化發展,智能溫度變送器等新型溫度變送器市場占有率逐年遞增。由于內部配備微處理器,智能溫度變送器可利用數字處理和通信技術改變量程、提高準確度,因此比傳統的模擬變送器更靈活、準確度更高,校準也更復雜。作為一款更新換代的產品,智能溫度變送器可以同熱電偶、熱電阻相匹配,組成一體化溫度變送器。其中,無線溫度變送器因具備信號的無線傳輸功能,已成為工業過程控制中不可或缺的產品。
2018年,我國頒布了GB/T 17614.3-2018,規定了新型智能變送器的性能評價方法。同年,國際電工委員會(IEC)頒布IEC 62828-3:2018,規定了溫度變送器的參考條件及程序。為了更好地與國內外標準相協調,有必要對JJF 1183-2007《溫度變送器校準規范》在適用范圍、計量特性、測量程序等方面進行相應的修訂,納入智能溫度變送器,強化溫度變送器的整體校準,并輔以對信號轉換器(不含傳感器溫度變送器)的校準,以適應產品的發展、技術的進步。
本規范是對JJF1183-2007《溫度變送器校準規范》的修訂。
本次修訂的依據是十多年來我國貫徹JJF 1183-2007的經驗以及最新國家標準:GB/T 17614.1-2015《工業過程控制系統用變送器 第一部分:性能評定方法》、GB/T 17614.1-2018《工業過程控制系統用變送器 第三部分:智能變送器性能評定方法》。并參考了國際標準。IEC62828-1(2017)《工業和過程測量變送器試驗的參考條件和程序第1部分:所有類型變送器的一般程序》(Reference conditions and procedures for testing industrial and process measurement transmitters- Part 1: General procedures for all types of transmitters)和IEC62828-3(2018)《工業和過程測量變送器試驗的參考條件和程序第3部分:溫度變送器的具體程序》(Reference conditions and procedures for testing industrial and process measurement transmitters- Part 3: Specific procedures for temperature transmitters)。
與JJF 1183-2007相比,主要修訂內容有:
——范圍。按現行國家標準和IEC62828-3對適用范圍作了補充,增加了輸出為數字信號或模擬數字混合信號的溫度變送器。
——引用文獻。刪去廢止標準,調整為現行有效版本。
——概述。按國家標準修改了變送器的儀表模型,并進行相應闡述。刪去了DDZ電動單元組合系列溫度變送器的內容
——計量特性。刪去測量誤差準確度等級。刪去了絕緣強度。
——校準條件。對校準用標準儀器及配套設備作適量調整、完善,并分為2個表格便于校準實驗室參考。
——校準方法。以含溫度傳感器的變送器為主,不含溫度傳感器變送器為輔,對校準程序進行敘述上的調整;不含溫度傳感器變送器的校準過程由3個循環調整為單行程操作,與最新IEC62828-3(2018)相協調。增加數字信號溫度變送器校準的敘述。
——刪去原規范的附錄B。
——增加增加含傳感器的溫度變送器的測量不確定度評定。
——增加數字信號溫度變送器的測量不確定度評定。
本規范引用下列文獻: GB/T16839.2-1997 熱電偶 第2部分:允差;JJG 141-2013 工作用貴金屬熱電偶檢定規程;JJG 229-2010 工業鉑、銅熱電阻檢定規程;JJF 1637-2017 工作用廉金屬熱電偶校準規范。使用本規范時,應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獻的現行有效版本。
依據JJF1071-2010《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本規范內容包括引言、范圍、引用文獻、術語、概述、計量特性、校準條件、校準項目和校準方法、校準結果表達以及附錄等內容。
本規范適用于溫度傳感器主要為熱電阻或熱電偶,輸出為符合國家標準的模擬電信號及輸出為數字信號或模擬數字混合信號的溫度變送器的校準。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