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下游】 近日,工信部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發布《“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并對其進行了詳細解讀。《規劃》提出了26項“十四五”期間行業發展和管理的重點方向,并對5G等新興基礎設施建設進行了規劃,標志著信息通信行業未來五年的發展藍圖已繪就,5G建設即將踏上新征程。
信息通信行業是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性、基礎性、先導性行業,近年來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新動能。《規劃》指出,“十三五”期間,我國信息通信行業收入規模穩定增長,2020年達2.64萬億元,年均增長9.1%;2021年上半年,通信行業實現收入5975.43億元,同比增長14.43%。
5G建設突飛猛進,取得了顯著成果
近年來,我國5G技術突飛猛進,相關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速推進,5G基站正猶如雨后春筍,加速在全國遍地開花。據工信部最新數據顯示,我國已建成5G基站超過115萬個,占全球70%以上;5G終端用戶規模快速攀升,達到4.5億戶,占全球80%以上。
“十四五”時期是建設網絡強國和數字中國、推進信息通信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作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升級的重要方向,5G建設成為信息通信行業五年發展規劃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會上,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謝存表示,在5G建設規劃上,力爭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達到26個,實現城市和鄉鎮全面覆蓋、行政村基本覆蓋、重點應用場景深度覆蓋,其中行政村5G通達率預計達到80%。
據透露,下一步,工信部將聯合相關部委及地方政府重點推進15個行業的5G應用,打造深度融合新生態,實現重點領域5G應用深度和廣度雙突破,構建技術產業和
標準體系雙支柱,逐步形成5G應用“揚帆遠航”的發展局面。
“十四五”期間,5G如何發展?
5G正式商用兩周年,5G信號正在走向千家萬戶,用高速網絡給每一位用戶帶來更流暢的上網體驗。根據《規劃》要求,到2025年,我國通信網絡終端連接數需達45億個,5G用戶普及率達56%,同時行政村5G通達率需到80%。那么如何實現這個目標呢?《規劃》提出了以下幾個發展方向:
1、加快5G規模化部署
加快5G獨立組網(SA)規模化部署,逐步構建多頻段協同發展的5G網絡體系,適時開展5G毫米波網絡建設。
2、推進5G向農村延伸
加快拓展5G網絡覆蓋范圍,優化城區室內5G網絡覆蓋,重點加強交通樞紐、大型體育場館、景點等流量密集區域深度覆蓋,推進5G網絡向鄉鎮和農村延伸。
3、推廣5G虛擬專網建設
優化產業園區、港口、廠礦等場景5G覆蓋,推廣5G行業虛擬專網建設;加大5G在工業、能源、文旅、交通、醫療、教育等重點行業領域的推廣應用,形成一批5G應用示范標桿。
4、深入推進5G共建共享
深入推進電信基礎設施共建共享,支持5G接入網共建共享,推進5G異網漫游,逐步形成熱點地區多網并存、邊遠地區一網托底的移動通信網絡格局。加快 2G、3G 網絡退網,統籌4G與5G網絡協同發展。
結語:隨著《“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出臺,未來五年,5G、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規劃和目標已經明確。展望2025年,信息通信行業整體規模勢必將進一步壯大,以5G為代表的數字新基建也將發揮投資帶動作用、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驅動新一輪內生性增長的新動能。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