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深度】導讀:據中國天氣網消息,北方將經歷一輪大范圍雨雪天氣,北京、石家莊、濟南、鄭州等城市,或將迎來今冬的第一場雪。
而在南方,長江中下游一帶陰雨頻繁,氣溫持續低迷。11月底冬季前線推進到江南,合肥、南京、武漢、貴陽、長沙、成都、杭州等地25日前后都有可能集體開啟入冬進程。
同樣是入冬,南方和北方的冷法卻不同。北方干冷,南方濕冷,哪個更能凍哭你?在網絡上“干冷和濕冷哪個更冷”的投票中,網友大致分成了“干冷派”和“濕冷派”。“干冷派”認為,北方的干冷,伴著大風呼呼地吹,冷得刺骨。對此,“濕冷派”不服!他們表示:干冷屬于物理攻擊,多穿衣服就不冷了,但濕冷是“魔法攻擊”,冷到骨子里。
從字面上看,兩者主要的區別就在于濕度的不同。這里面其實涉及到了一個“體感溫度”的概念。在同樣的氣溫條件下,人們可能會因為濕度、風速、光照等因素的不斷變化,從而產生不同的冷暖感覺。
那么,濕度對于體感溫度有什么影響呢?一般情況下,當氣溫較高時,濕度越高,我們感覺就越熱;而在氣溫較低時,濕度越高,我們感覺就越冷。所以說,如果南方和北方氣溫一樣時,正常情況下,南方的小伙伴就會感覺更冷一些。但大多數情況下,在冬季,南方的氣溫都要比北方高出一大截,以至于有時會出現北方的裹著貂,南方的還露著腰。
如何判斷“干冷派”和“濕冷派”誰更勝一籌呢?離不開我們的
干濕溫度計。
干濕球
溫度計早在18世紀就已經被發明出來,是專門用來測定氣溫以及氣濕的儀器。
干濕溫度計是由兩支相同的普通溫度計組成的,一支溫度計是用來測定氣溫的,被稱為干球溫度計;而另一支在球部用蒸餾水浸濕的紗布包住,紗布下端浸入蒸餾水,稱為濕球溫度計。包住濕球溫度計的紗布吸水后蒸發吸熱,所以示數比干球溫度計的示數要小。并且濕球的紗布是常常要換新的哦。
當空氣干燥時,濕球溫度計的紗布蒸發就快,吸熱多,那么兩個溫度計的示數差就會比較大。所以兩個溫度計的示數差越大,空氣就越干燥。當空氣潮濕時,濕球溫度計的紗布蒸發就慢,吸熱少,那么兩個溫度計的示數差就小些。所以兩個溫度計的示數差越小,說明空氣越潮濕。
在使用中,讀出干濕兩球所指示的溫度差,由該濕度計所附的對照表即可查出空氣相對濕度。需要注意的是,因為水分蒸發快慢,不僅與空氣相對濕度有關,還與空氣流速有關。所以干濕球溫度計所附的對照表一般僅適用于靜止空氣,不能任意應用。
如今許多儀表產品是我們平時很少接觸的,比如說干濕球溫度計就是其中之一。平常我們使用的溫度計大家都有一定的了解,而干濕球溫度計的發明給許多企業的發展帶來了幫助。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