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標準】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和《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規范和指導核技術利用單位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工作,生態環境部組織編制了《核技術利用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現公開征求意見。意見反饋郵箱fusheyuan2021@163.com或jiang.yun@mee.gov.cn,征求意見截止時間為2022年2月22日。
2016年,生態環境部發布了《輻射環境保護管理導則核技術利用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 文件的內容和格式》(HJ10.1-2016)規定了核技術利用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內容與 格式。但我國還沒有專門針對核技術利用項目發布竣工環境保護驗收規范性指導文件,造成 核技術利用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的內容、方法和技術要求等沒有統一的格式和標準,驗收工作質量不易控制和評價。因此,制定《核技術利用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技術規范》是規 范我國核技術利用項目環境管理工作的需要。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和《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 規范核技術利用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工作,預防和控制放射性污染,保護生態環境和公眾輻射 安全,制定本標準。
本標準規定了核技術利用新、改、擴建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和退役項目終態驗收的總體要 求,提出了驗收程序、驗收自查、驗收監測方案和報告編制、驗收監測技術的一般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需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報告表的新、改、擴建和退役核技術利用項目竣工環 境保護驗收工作。
本標準分為7章和2個附錄。分別是第1章“適用范圍”、第2章“規范性引用文件”、第3章“術語和定義”、第4章“驗收工作程序”、第5章“驗收自查”、第6章“驗收監測方案與驗收監測報告編制”、第7章“驗收監測技術要求”。2個附錄是:附錄1驗收監測報告推薦格式,附錄2驗收監測報告表推薦格式。
2018年生態環境部發布《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技術指南污染影響類》(以下簡稱指南), 規定了污染影響類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的總體要求,提出了驗收程序、驗收自查、驗收監測 方案和報告編制、驗收監測技術的一般要求。《指南》適用于污染影響類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 收,本標準是核技術利用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執行的規范,驗收推薦的程序與方法按照《指南》 的要求執行。
本標準引用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條款。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GB 18871 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準;HJ61 輻射環境監測技術規范;GB 8999 電離輻射監測質量保證一般規定;HJ10.1 核技術利用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內容與格式;《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技術指南污染影響類》(生態環境部公告 2018年第9號);《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暫行辦法》(國環規環評〔2017〕4號);HAD401 核技術利用設施退役。
驗收監測報告內容:
驗收監測報告內容應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 建設項目概況、驗收依據、項目建設情況、輻射安全與防護設施/措施、環境影響報告書(表) 主要結論與建議及審批部門審批決定、驗收執行標準、驗收監測內容、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驗 收監測結果、驗收監測結論等。
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新、改、擴建設項目應編制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報告,編 制環境影響報告表及退役項目編制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報告表。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 護驗收監測報告書參考格式與內容見附錄 1,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表參考格式見附錄 2。
驗收監測技術要求:
1.工況記錄要求
驗收監測應當在確保主體工程工況穩定、輻射安全與防護設施建成并運行正常的情況下進行, 并如實記錄監測時的實際工況以及決定或影響工況的關鍵參數。 退役項目驗收監測應當在放射性廢物治理完成的情況下進行。
2.驗收執行標準
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原則上執行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及其審批部門審批決定所規定 的標準。在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審批之后發布或修訂的標準適用該項目的,按新發布或修訂的 標準執行。
監測內容:
包括:工作場所(包括 X/γ、中子、表面污染等)、周圍環境輻射水平監測(主要 X/γ), 流出物監測(氣載流出物、液態流出物),個人劑量監測(外照射、內照射)。
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要求:
1)驗收監測的取樣、測量質量保證按照《輻射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61)的要求執行。 2)監測儀器應符合國家標準、監測技術規范,經檢定或校準合格,并在有效使用期內。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