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儀表下游】此前,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表示,2022年1-2月,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1.5倍,占新車銷量比重達17.9%。這意味著,新能源汽車進入發展快車道。
但實際上,新能源汽車的市占率還有很大提升空間,續航時間短和充電時間長是新能源汽車的痛點,引發車主“里程焦慮”和“充電焦慮”,是讓車主猶豫不決的主要原因,要解決這個問題,為新能源汽車提供動力支持的電池,是最關鍵的一環。前幾日召開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多家電池供應商透露近期企業動態。
欣旺達副總裁張耀在會上表示,欣旺達超級快充電池續航里程可達到700 公里,充電 10 分鐘續航可達到 400 公里,今年年底量產。據了解,欣旺達主營鋰電池電芯及模組研發、設計、生產及銷售,2008年開始布局電動汽車電池業務。
寧德時代科學家吳凱在會上表示,寧德時代通過不斷的技術迭代,推出了第三代CTP技術,又稱“麒麟電池”,將于今年4月正式發布;另外,寧德時代的續航1000km更高比能的無熱擴散技術將在2023年實現量產。
近兩年,電池原材料大幅上漲,隨之而來的是新能源汽車紛紛漲價。數據顯示,今年以來,特斯拉、小鵬、比亞迪、理想等汽車品牌的幾款新車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價格上調,漲價幅度幾千至幾萬元不等。
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在會上表示,將適度加快國內資源開發進度,堅決打擊囤積居奇、投機炒作等不正當競爭行為,引導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強化協作,共贏發展,推動原材料價格回歸理性。
這些新動向都表明,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將邁入新的發展階段,有望解決新能源汽車的“里程焦慮”問題。電池為汽車提供動力,充電樁為電池提供能源。除了“里程焦慮”,不少車主還有“充電焦慮”,擔心新能源汽車上路以后沒電了,路上找不到充電樁。
而我國目前的充電樁市場布局并不合理,存在區域分布不均,質量層次不齊等問題。截至2月,全國累計建成各類充電基礎設施286.4萬臺,同比增長62.9%,但大部分公共充電樁都集中在一、二線城市。
其實,三四線城市的潛力不可小覷,自2020年7月,多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開展2021年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的通知》后,新能源汽車的市場迅速下沉,據中汽協數據,2021年,新能源汽車下鄉車型銷售量同比增長近1.7倍。
對于三四線城市及鄉鎮的車主來說,新能源汽車行駛成本低的優勢更加突出,與燃油車相比,新能源汽車不需要過多的維護費用。另外,由于生活圈小,里程焦慮的問題也很少出現。因此,充電樁也應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步伐,布局下沉市場。
為早日實現“一車一樁”,南方電網、國家電網等企業也紛紛加碼充電樁建設。南方電網將投資100億元,大力推進充電設施建設,用兩年時間,建設5萬個充電樁,預計到2023年底,南方五省區鄉鎮實現充電樁全覆蓋;國家電網推動各地充電樁改造升級,將客戶大數據、充電大數據、車輛大數據、地圖大數據貫通,構建了“人、車、樁、網”協同互動的數據融合體系。
總而言之,新能源汽車的路還很長,控制原材料成本、平衡區域充電樁布局、加快技術創新至關重要。專業人士指出,要加快發展鈉離子電池等新型電池技術,積極探索電車分離、充換電結合等新模式,打造產業融合發展的創新生態。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