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豬瘟檢測儀【FT-PCR-A1】實時熒光定量PCR儀用于運行病毒檢測實驗,并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儀器既可在實驗室內操作,又可用于野外科學實驗,配合相應試劑,對取自待檢測樣本的分析物或其他分析物中的目標核酸進行快速、準確的定性檢測。
實驗員需要經過實驗室技術和儀器、軟件操作的專門培訓,具備熟練的相關操作技能。
非洲豬瘟檢測儀
非洲豬瘟自1921年在肯尼亞報道,一直存在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1957年先后流傳至西歐和拉美國家,多數被及時撲滅,但在葡萄牙,西班牙西南和意大利的撒丁島仍有流行。2007年以來,非洲豬瘟在多個國家發生、擴散、流行,特別是俄羅斯及其周邊地區。2017年3月,俄羅斯遠東地區伊爾庫茨克州發生非洲豬瘟疫情,疫情發生地距離我國較近,僅為1000千米左右;另外,我國是養豬及豬肉消費大國,生豬出欄量、存欄量以及豬肉消費量均位于*,每年種豬及豬肉制品進口總量巨大,與多個國家貿易頻繁;而且,我國與其它國家的旅客往來頻繁,旅客攜帶的商品數量多、種類雜。因此,非洲豬瘟傳入我國的風險日益加大,一旦傳入,其帶來的直接以及間接損失將不可估量。對此,2017 年 4 月 12 日,我國*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非洲豬瘟風險防范工作的緊急通知。
非洲豬瘟檢測儀
非洲和西班牙半島有幾種軟蜱是ASFV的貯藏宿主和媒介。美洲等地分布廣泛的很多其他蜱種也可傳播ASFV。一般認為,ASFV傳入無病地區都與來自機場和港口的未經煮過的感染豬制品或殘羹喂豬有關,或由于接觸了感染的家豬的污染物,胎兒,糞便,病豬組織,并喂了污染飼料而發生。發病率和死亡率/高可達。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將其列為法定報告動物疫病,我國將其列為一類動物疫病。
非洲豬瘟檢測儀
1921年肯尼亞報道發生非洲豬瘟疫情,該病于上世紀60年代傳入歐洲,70年代傳入南美洲,2007年傳入高加索地區和俄羅斯。2017年以來,俄羅斯遠東地區發生數起非洲豬瘟疫情。2018年我國沈陽市沈北新區沈北街道(新城子)五五社區發現國內*病毒。該病現主要在非洲、中東歐和高加索地區流行。病毒在我國已有出現。健康豬與患病豬或污染物直接接觸是非洲豬瘟主要的傳播途徑,豬被帶毒的蜱等媒介昆蟲叮咬也存在感染非洲豬瘟的可能性。
2018年之前,中國沒有非洲豬瘟。分子流行病學研究表明:傳入中國的非洲豬瘟病毒屬基因Ⅱ型,與格魯吉亞、俄羅斯、波蘭公布的毒株全基因組序列同源性為99.95%左右。“通常非洲豬瘟跨國境傳入的途徑主要有四類:一是生豬及其產品貿易和走/私,二是旅客攜帶的豬肉及其產品,三是運輸工具上的餐廚剩余物,四是野豬遷徙。”中國已查明疫源地68起家豬疫情,傳播途徑主要有三種:一是生豬及其產品跨區域調運,占全疫情約19%;二是餐廚剩余物喂豬,占全疫情約34%;三是人員與車輛帶毒傳播,這是當前疫情擴散的主要方式,占全疫情約46%。
非洲豬瘟檢測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