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地 | 國產 | 加工定制 | 是 |
---|
產品簡介
詳細介紹
淀粉是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后的產物,是人類生命活動中必*的基礎物質,淀粉的化學成分及結構盡管復雜,但用途甚廣。淀粉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工業原料,它不僅應用在食品工業領域而且在制酒、制藥、紡織、化工等行業也被廣泛應用。淀粉在加工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高濃度酸性有機廢水,其含量隨生產的波動而時有變化,其COD值通常在1000mg/L左右。 目前,我國淀粉生產企業600多家,年產量已達400萬噸,按現在的加工工藝,每生產1噸淀粉大約產出6噸廢水,可見整個淀粉制造業每年產生的廢水量甚多。這些廢水中主要含有溶解性淀粉、少量蛋白質、有機酸、塵土、礦物質及少量的油脂,易腐發酵,使水質發黑發臭,排入江河會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促進藻類及水生植物繁殖,量大時河流嚴重缺氧,發生厭氧,散發惡臭,魚、蝦、貝類等水生動物可能會因此而窒息死亡。因此,搞好淀粉廢水的治理及綜合回收利用越來越受到環境科學工作者的重視。 二、淀粉廢水的組成 在淀粉加工過程中產生大量的高濃度酸性有機廢水,主要是溶解性的淀粉和少量蛋白質,一般沒有毒性,但COD很高,通常為1000~30000mg/L,SS為1500mg/L。如將廢水直接排放到環境水體中,不僅對環境造成嚴重危害,也造成水資源的浪費。 薯類淀粉 薯類(主要是馬鈴薯和地瓜)為原料的淀粉生產,其廢水的水質特征為: (1)輸送和洗凈廢水。通常含有泥土、馬鈴薯碎皮及由原料溶出的有機物,這種廢水懸浮物含量高,但COD和BOD值都不高; (2)生產廢水即分離廢水。含有大量的水溶性物質,如糖、蛋白質、樹脂等,同時也含有少量的微細纖維和淀粉,COD和BOD值都很高,且水量大。因此,本工段廢水是馬鈴薯原料淀粉廠污染廢水的主要來源; (3)生產設備洗刷廢水; (4)淀粉渣貯槽廢水。淀粉生產過程中,作為副產品產生大量的渣滓,*積存在貯槽內,會含有一定量的廢水,這種廢水雖然不產生怪味,但因發酵其酸度很高。 甘薯類淀粉生產廢水屬高濃度有機廢水。因此,對淀粉廢水進行處理,使其達到國家所要求的排放標準已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環境科學研究課題。根據國家綜合污染物排放標準GB8978-1996規定二級排放標準,排放水水質要求如下:COD≤150mg/L,BOD≤30mg/L,SS≤70mg/L,pH=6~9。 三、淀粉廢水處理方法綜述 國家環保總局在國家環境科技發展"十五"計劃綱要指出,繼續把淀粉工業的廢水污染控制技術作為重要內容進行研究。針對淀粉工業廢水的特點,人們都在力求研究出一種快速、高效、低能耗的淀粉廢水處理方法。 UASB+導流曝氣生物過濾法 生物處理法是利用微生物新陳代謝功能,使廢水中呈溶解和膠體狀態的有機污染物被降解并轉化為無害物質,使廢水得以凈化的方法,一般可分為好氧生物處理法和厭氧生物處理法兩種。該方法在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方面,以其處理費用低、處理效率高等優點被廣泛采用。 3.1厭氧生物法 厭氧法處理淀粉廢水,其終產物是以甲烷為主的可燃氣體,可作為能源回收利用;剩余污泥量少且易于脫水濃縮,可作為肥料使用;處理工藝運轉費用低。在當前能源日益緊張的形勢下,該方法作為一種低能耗,可回收資源的處理工藝日益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 近年來,厭氧發酵法處理淀粉廢水主要有升流式厭氧污泥床(UASB)、厭氧流化床(AFB)、厭氧接觸法(ACP)、兩相厭氧消化法(TPAD)和厭氧濾池(AF)等,但UASB較其他方法較為理想。升流式厭氧污泥床(UASB) UASB內的水流方向與產氣上升方向相*,一方面減少了堵塞的機率,另一方面則加強了對污泥床的攪拌混合作用而有利于微生物與進水基質間的混合接觸及顆粒污泥的形成。該工藝不僅投資省、運行費用低、操作簡便,而且產生可供利用的沼氣,處理后的廢水達標排放,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濰坊一辰環保等采用UASB反應器處理淀粉廢水,具有容積負荷及去除率高等顯著優點,在反應器COD容積負荷保持在10kg/(m3·d)以上時,COD去除率可達90%以上,有機氮去除率亦達80%,為后續處理打下良好基礎。試驗結果表明,微量元素在廢水的厭氧生物處理過程中具有不可少或缺的作用,因此在厭氧處理過程中,必須充分重視厭氧反應體系對微量元素的需求,保證供給。 3.2好氧生物法(導流曝氣生物過濾法) 根據北方氣候特點和馬鈴薯淀粉生產特點及淀粉廢水性質,采用沉淀分離-導流曝氣生物過濾組合工藝處理北方城市的馬鈴薯淀粉廠的淀粉廢水,該工藝流程簡單、容易操作、基建費和運行費低,便于管理,此工藝適合我國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