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濰坊魯盛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AO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WSZ-AO-0.5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
WSZ-AO-0.5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
生物除磷中通過聚磷菌在厭氧狀態下釋放磷,在好氧狀態下過量地攝取磷。經過排放富磷剩余污泥而除磷,其影響因素有:生物除磷的影響因素包括:溫度、pH值、厭氧池DO、厭氧池硝態氮、泥齡、CP比、RBCOD含量、糖原、HRT等。
1、溫度
溫度對除磷效果的影響不如對生物脫氮過程的影響那么明顯,在一定溫度范圍內,溫度變化不是十分大時,生物除磷都能成功運行。試驗表明,生物除磷的溫度宜大于10℃,因為聚磷菌在低溫時生長速度會減慢。
2、pH值
在pH在6.5一8.0時,聚磷微生物的含磷量和吸磷率保持穩定,當pH值低于6.5時,吸磷率急劇下降。當pH值突然降低,無論在好氧區還是厭氧區磷的濃度都急劇上升,pH降低的幅度越大釋放量越大,這說明pH降低引起的磷釋放不是聚磷菌本身對pH變化的生理生化反應,而是一種純化學的“酸溶”效應,而且pH下降引起的厭氧釋放量越大,則好氧吸磷能力越低,這說明pH下降引起的釋放是破壞性的,無效的。pH升高時則出現磷的輕微吸收。
3、溶解氧
每毫克分子氧可消耗易生物降解的COD3mg,致使聚磷生物的生長受到抑制,難以達到預計的除磷效果。厭氧區要保持較低的溶解氧值以更利于厭氧菌的發酵產酸,進而使聚磷菌更好的釋磷,另外,較少的溶解氧更有利予減少易降解有機質的消耗,進而使聚磷菌合成更多的PHB。
而在好氧區需要較多的溶解氧,以更利于聚磷菌分解儲存的PHB類物質獲得能量來吸收污水中的溶解性磷酸鹽合成細胞聚磷。厭氧區的DO控制在0.3mg/l以下,好氧區DO控制在2mg/l以上,方可確保厭氧釋磷好氧吸磷的順利進行。
4、厭氧池硝態氮
厭氧區硝態氮存在消耗有機基質而抑制PAO對磷的釋放,從而影響在好氧條件下聚磷菌對磷的吸收。另一方面,硝態氮的存在會被氣單胞菌屬利用作為電子受體進行反硝化,從而影響其以發酵中間產物作為電子受體進行發酵產酸,從而抑制PAO的釋磷和攝磷能力及PHB的合成能力。每毫克硝酸鹽氮可消耗易生物降解的COD8.5mg,致使厭氧釋磷受到抑制,一般控制在1.5mg/l以下。
5、泥齡
由于生物除磷系統主要通過排出剩余污泥實現除磷,因此剩余污泥量的多少決定系統的除磷效果,而泥齡長短對剩余污泥的排放量和污泥對磷的攝取作用有直接的影響。污泥齡越小,除磷效果越佳。
WSZ-AO-0.5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傳統生物脫氮
傳統生物脫氮技術是通過氨化、硝化、反硝化以及同化作用來完成。傳統生物脫氮的工藝成熟,脫氮效果較好。但存在工藝流程長、占地多、常需外加碳源、能耗大、成本高等缺點。
氨吹脫
包括蒸汽吹脫法和空氣吹脫法,其機理是將廢水調至堿性,然后在吹脫塔中通入空氣或蒸汽,經過氣液接觸將廢水中的游離氨吹脫出來。此法工藝簡單,效果穩定,適用性強,投資較低。但能耗大,有二次污染。
NH4++ OH-= NH3 +H2O
OH-一般由NaOH提供, NaOH分子量為40;不考慮其他因素,理論上計算得去除1kg NH4+需要NaOH 2.86kg,按工業級NaOH 2.0元/kg計算,去除1kg NH4+的藥劑成本為5.72元(吹出氨氣不吸收).吹脫耗電約為4度/噸.
離子交換
離子交換法實際上是利用不溶性離子化合物(離子交換劑)上的可交換離子與溶液中的其它同性離子(NH4+)發生交換反應,從而將廢水中的NH4+牢固地吸附在離子交換劑表面,達到脫除氨氮的目的。雖然離子交換法去除廢水中的氨氮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樹脂用量大、再生難,,導致運行費用高,有二次污染。
膜過濾
利用膜的選擇透過性進行氨氮脫除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操作方便,氨氮回收率高,無二次污染,但投資成本太大,而且對廢水的水質要求太高,尤其是鹽度等。
折點加氯法
折點加氯法是投加過量的氯或次氯酸鈉,使廢水中的氨氮氧化成氮氣的化學脫氮工藝。該方法的處理效率可達到90% ~,處理效果穩定,不受水溫影響。但運行費用高,副產物氯胺和氯代有機物會造成二次污染。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儀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