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濰坊魯盛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日處理20噸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日處理20噸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生物接觸氧化法是一種介于活性污泥法與生物濾池之間的生物膜法工藝,是在池內設置填料,池底曝氣對污水進行充氧,并使池體內污水處于流動狀態,以保證污水與污水中的填料充分接觸,避免生物接觸氧化池中存在污水與填料接觸不均的缺陷。
生物接觸氧化法的主要特征是:采用浸沒在水中高孔隙率、大比表面積的填料,在其表面為微生物附著生長提供好氧生物膜。因其表面積大,可附著的生物量大,同時因其孔隙率大,基質的進入和代謝產物的移出,以及生物膜自身更新脫落,均較為通暢,使得生物膜能保持高的活性和較高的生化反應速率。
由于接觸氧化法需要像活性污泥法那樣不斷向水中曝氣供氧,以及在高負荷時絲狀菌密集,形成垂絲狀,如同活性污泥一樣,在水中呈立體結構,處于漂浮狀態,并且,在氧化池的流態及反應動力學方面,接觸氧化法與*混合的活性污泥法相同,因而它兼活性污泥法的特點。
針對工廠的生活污水回用,主要側重于景觀水以及沖廁、綠化用水等。一般來說生活污水處理工藝機理如下:生物膜法一般用于水量較小,水質較為穩定,濃度不是很高的低濃度污水,同時由于生物膜培養較快(一般夏天為3-7天,冬天為10-15天),系統調試好后運行穩定,可操作性較強,對操作人員的要求較低;活性污泥法一般用于水量較大,水質有一定的波動,中等濃度或高濃度水質,同時由于活性污泥培養時間較長(一般需要30天左右),系統運行中操作管理較繁,對操作人員有一定的要求,適用于大中型污水處理項目,如城市污水處理廠。
一般來說生化處理工藝(缺氧+好氧)采用生物膜法處理工藝。生物膜法處理之后后續處理一般做深度處理,主要是去除殘余的懸浮物以及后續的水質消毒。
工廠生活污水回用的上述工藝主要特點是采用了*、可靠、成熟的污水處理技術;科學合理的設計;選用了性能優良的配套設備和材料,整套污水處理裝置可保持高效、穩定、可靠運行。
活性污泥的生物相觀察方法
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
取新鮮的活性污泥,置于100毫升的量筒中、靜置一定時間,仔細觀察污泥的沉降速率、泥水界面是否清洗、上清液是否透明等。
活性污泥的生物相觀察
觀察前將所觀察的樣品混合均勻,用大口徑定量移液管(保證容易取到活性污泥)吸取0.05mL樣品與載玻片上,蓋上蓋玻片,置于顯微鏡下觀察。剛開始在100倍視野下觀察,環視整個視野,對樣品生物相的大致情況有初步了解,初步掌握絮體的狀態、粒徑、壓密性以及觀察到的原、后生動物的種群。
了解生物相中體型大的生物種類,一定程度上體型大的生物種類表示出污泥的停留時間。當100倍視野觀察不清晰時,采用400倍視野觀察。尤其是生物相的口、鞭毛著生位置及數量、纖毛蟲纖毛著生方式及絲狀菌生長情況必須在400倍視野以上才能觀察清楚。
日處理20噸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活性污泥生物相觀察的指示作用
活性污泥的結構
若在觀察時發現活性污泥的絮粒大、邊緣清晰、結構致密,吸附性能和沉降性能良好,表明污水處理運行狀態良好,在后續處理工藝中能很好進行泥水分離,污水處理出水效果好。
觀察絮體與絮體之間的水中有無懸浮物(Suspended Solid,SS),若懸浮物越多,則預示著污水中含有大量懸浮物。當處理系統出現異常情況時,污泥結構松散、絮粒變小,出現大量的游動型纖毛蟲類等原、后生動物,包括草履蟲屬、豆形蟲屬、腎型蟲屬、變形蟲屬、滴蟲屬等生物,表明此時處理系統污泥沉降性能差,泥水分離效果不佳,影響出水效果。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儀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