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濰坊魯盛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WSZ-3一體化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
WSZ-3一體化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
生產、銷售各種污水處理設備。
產品: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氣浮機、二氧化氯發生器、加藥裝置、疊螺污泥脫水機、玻璃鋼污水設備、斜管沉淀池、機械格柵、板框壓濾機等。
主要特點
(1)占用空間少。在地下式污水處理廠設計中。考慮到地下空間和投資的限制。構筑物設計都比較緊湊。技術上也盡量選用占地面積小的處理工藝。地下污水處理廠不需考慮綠化及隔離帶等要求。故占地面積較小。例如,荷蘭鹿特丹DOKHAVEN地下污水處理廠采用了AB工藝.占地面積僅為傳統工藝1/4左右:日本神奈川縣葉山鎮地下污水處理廠占地面積僅是地上污水處理廠用地面積的1/3。
(2)噪音污染小。地下污水處理廠的主要處理設備均處于地下.許多機械的噪聲和振動將對地面的建筑和居民基本不產生影響.有效地防止了噪音對周圍居民生活與工作的影響.
(3)臭味污染小。由于處于地下全封閉管理,地下污水處理廠可以對產生的臭氣進行全面的處理,對環境和城市居民生活不產生影響。英國伊斯特本的新奇地下污水處理廠雖然建在繁忙的街道和海灘之問,但未對休斯特本的旅游區自然景觀產生任何不利影響
(4)節省土地資源。地下污水處理廠由于只有部分輔助建筑物建在地面,占用土地資源很少.節省了城市開闊空間.不會使周邊土地貶值。對于周邊區域的未來發展沒有障礙地下污水處理廠上部空間利用價值亦較高,可用于綠化、公園等公益事業,也可用于商業開發。芬蘭的赫爾辛基地下污水處理廠僅辦公室、職工活動中心、部分車間及能量
生產站處于地上.其余節省下來的用地規劃了一處居民區.修建了一座8層住宅.總使用面積達到l5萬mz.可以容納3500人
(5)溫度較恒定。地下污水處理廠由于處于地下,除受進水水質條件的影響以外.基本不受外部環境因素的影響.特別是地下常年溫差較地面溫差要小,溫度比較恒定,有利于各種污水生物處理工藝的穩定運行
(6)美觀性好。由于地下污水處理廠是不可見的,因此既不會對自然景觀產生影響.也不會影響到周圍建筑的整體視覺效果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Bromma地下污水處理廠及我國深圳市布吉污水處理廠廠區地面均布置成為一個公園.地下污水處理廠的進口,采用巧妙的建筑藝術.大大美化了市容.同時又為城市增加了綠化面積.因而引起了*的注意。
生物治理技術具有操作簡單、運行費用低、不產生二次污染且*等優點, 目前已成為氮污染治理與控制的重要方法.其中的生物膜修復技術是使微生物附著生長在纖維膜表面, 形成生物膜, 當污水流經生物膜表面時, 污染物被膜上的微生物吸收轉化, 從而使污水得以凈化.該技術將天然過程與人工過程完美結合, 已成為污染水體治理領域的研究熱點.但目前多數研究只局限于對浮床植物的篩選以及構建預負載高效污染物降解與轉化微生物的生態浮床, 強化微生物對水體中污染物的降解能力, 另一方面主要集中在利用微生物和水生植物的協同作用達到凈化污水的目的, 卻忽視了微生物在河道不同深度所處的微環境不同, 以致于影響生物膜對水體的降解效果.其次, 水體流速較大會損害生態浮床整體的穩定性, 同時, 生態浮床的大面積覆蓋將會造成溶解氧含量的下降, 影響微生物的生長繁殖, 從而影響生態浮床的凈化效果.
活性污泥技術:活性污泥技術是一種生物法,向廢水中通入空氣,使好氧性微生物繁殖培養形成具很強吸附能力的活性污泥,生物法逐漸成為污水處理技術的主流方法。
活性污泥技術的基本流程:由曝氣池、二次沉淀池、曝氣系統以及污泥回流系統組成。由初次沉淀池流出的廢水與從二次沉淀池底部回流的活性污泥同時進入曝氣池,成為混合液。在曝氣池的作用下,混合液充分曝氣,并使活性污泥和廢水充分接觸。廢水中的可溶性有機污染物被活性污泥所吸附,并被微生物群體所分解,使廢水得到凈化。
WSZ-3一體化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活性污泥技術具體還包括很多種,其中有普通式活性污泥法、氧化溝法、AB兩段式活性污泥法、序批式活性污泥(SBR)法、*混合性污泥法等。
A/O工藝法:也叫厭氧好氧工藝法。除了可去除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外,還可同時去除氮、磷,對于高濃度有機廢水及難降解廢水,在好氧段前設置水解酸化段,可顯著提高廢水可生化性。
A2/O法:生物脫氮除磷工藝是傳統活性污泥工藝、生物硝化及反硝化工藝和生物除磷工藝的綜合。該工藝處理效率一般能達到:BOD5和SS為90%~95%,總氮為70%以上,磷為90%左右,一般適用于要求脫氮除磷的大中型城市污水廠。但A2/O工藝的基建費和運行費均高于普通活性污泥法,運行管理要求高,所以對目前我國國情來說,當處理后的污水排入封閉性水體或緩流水體引起富營養化,從而影響給水水源時,才采用該工藝。
化糞池技術:生活污水的收集和預處理,建議保留化糞池或村民門口附近的坑塘。化糞池不僅可以起到收集污水的作用,同時還可以通過微生物新陳代謝作用除去部分有機質。
工藝流程為分離池-腐化池-酸化池-氧化池-排放。該工藝無動力、低能耗、占地面積小、出水水質好。但是化糞池存在清掏困難、產生惡臭氣體和堵塞管道等缺點。
人工快滲:在快速滲濾系統運行中,污水周期地向滲濾田灌水和休灌,在土壤層形成的厭氧、好氧交替運行狀態有利于氮、磷的去除。COD和氨氮平均去除率分別為79.65%和94.47%,出水達到GB18918—2002一級A排放標準。
生態塘:是從氧化塘發展而來的污水生態化處理技術,主要進行污水的二級深度處理。它是利用水體自然凈化能力處理污水的天然或人工池塘,在太陽能作為初始能源的推動下,借助菌藻共生強化系統去除有機物,以水生植物和水產、水禽的形式作為資源回收,凈化的污水也可作為再生水資源予以回收利用,實現污水處理資源化,是生態處理的發展方向。李旭東等采用高效藻類塘系統處理太湖地區農村生活污水,COD的平均去除率在70%以上,氨氮的平均去除率高達93%,磷的平均去除率為55%。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儀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