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濰坊魯盛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WSZ-A-0.5一體化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
WSZ-A-0.5一體化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
污水設備專業生產廠家,全國供應,專車送貨。
活性污泥是微生物群體及它們所依附的有機物質和無機物質的總稱,1912年由英國的克拉克和蓋奇發現,活性污泥可分為好氧活性污泥和厭氧顆粒活性污泥,活性污泥主要用來處理污廢水。活性污泥法是利用懸浮生長的微生物絮體處理有機污水的一類好氧處理方法。
影響活性污泥性能的環境因素
(1)溶解氧
供氧是活性污泥法高效運行的重要條件,供氧多少一般用混合溶解氧的濃度控制。一般說,溶解氧濃度以不低于2MG/L為宜。
(2)水溫
好氧生物處理時,溫度多維持在15~25℃的廢水原有溫度范圍內,溫度再高時,氣味明顯,而低溫會降低BOD的去除速率。
(3)營養料
各種微生物體內含元素和需要的營養元素大體一致。細菌的化學組成實驗式為C5H7O2N,霉菌為C10H17O6N2原生動物為C7H14O3N,所以在培養微生物時,可按菌體的主要成分比例供給營養。微生物賴以生活的主要外界因素為碳和氮,通常稱為碳源和氮源。此外,還需要微量的鉀、鎂、鐵、微生物等。
碳源——異樣型微生物利用有機碳源,自養菌利用無機碳源。氮源——無機氮(NH3及NH4+)和有機氮(尿素、氮激酸、蛋白質等)。
(4)有毒物質
主要毒物有重金屬離子(如鋅、銅、鉛等)和一些非金屬化合物(如硫化物等)。油類物質數量亦應加以限制。
活性污泥的培訓與馴化
活性污泥的培養
對城市污水或與之類似的工業廢水,由于營養和菌種都已具備,可用其初步沉淀水調整BOD5至200~300MG/L后,在曝氣池內進行連續曝氣,一般在15~20℃下經一周左右就會出現活性污泥絮體,要及時適當地換水和排放剩余污泥,以補充營養和排除代謝產物。換水的方法分間斷換水和連續換水。
間斷換水——混合液在曝氣到開始出現活性污泥絮體后,即停止曝氣,靜止沉淀1~1.5H,排放約占總體積60~70%的上清夜,再補充生活污水或糞便水,繼續曝氣。當沉降比大于30%時,說明池中混合液污泥濃度已滿足要求。次換水后,應每天換水一次,這樣重復操作7~10D,便可達到活性污泥成熟。此時,污泥具有良好的凝聚和沉降性能,含有大量的菌胺團和纖毛蟲類原生動物,并可使BOD5去除率達95%左右。
連續換水——當池容積大采用間斷換水有困難時,可改用連續換水。即當池中出現活性污泥絮體后,可連續地向池內投加生活污水,并連續地出水和回流,其投加量可控制在池內每天換水一次的程度。回流污泥量可采用進水量的50%。當溫水在15~20℃時,污泥經兩周左右即可培養成熟。
填料選擇
(1)填料的作用及要求
填料是生物膜的載體,同時兼有截留懸浮物質的作用。因此載體填料是氧化池的關鍵,直接影響著生物接觸氧化法的效能。同時,載體填料費用在生物接觸氧化處理系統的基建費用中又占較大比重,所以填料關系到接觸氧化技術的經濟合理性。
WSZ-A-0.5一體化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通常,對載體填料的要求是:
①生物膜的附著性
表面粗糙度是能否很快形成初期生物膜的主要因素。表面粗糙度大,掛膜快;表面粗糙度小,掛膜慢。
生物膜附著還同微生物和載體填料表面的靜電作用有關。一般微生物常帶負電,若填料表面的電位愈高,則可以推測生物膜附著愈易;反之亦然。由于微生物可以視為親水性粒子,所以在親水性填料表面易附著微生物。于是,有的塑料填料在使用前*行了提高表面親水性處理。
②水力學特性
載體填料的水力學特性包括空隙率、比表面積、形狀尺寸、填充率等。空隙率影響水的實際停留時間和生物膜量。空隙率愈高,氧化池阻力愈小,同時需要填料少,降低造價。但是,空隙率高時機械強度和比表面積都比較小。比表面積影響氧化池單位容積的生物膜量。
若載體填料的比表面積大,則不僅對溶解性底質,而且對懸浮物質的去除效果較好。但是,比表面積大的填料帶來的問題是,流經填料內的水流阻力增大,能量消耗隨之增大,同時易于堵塞填料。為了防止堵塞,就要提高反沖洗強度,這樣使原生動物、后生動物受到沖刷,微生物的食物鏈變短,產生的剩余污泥量就大。因此,一般固定床氧化法載體填料的比表面積宜在一至數個100m2/m3之間。
填料的形狀尺寸除了同空隙率和比表面積密切相關以外,也是影響填料間水流態的重要因素,一般用雷諾數Re表示。Re小于2000為層流,大于2000為紊流。若填料間紊流愈甚,則水與生物膜接觸效率愈高,生物膜更新愈快,增大了去除污染物質的能力。但是,為了提高Re,勢必要增大流速,從而增大能量消耗。若比表面積小,則Re值大,提高單位生物膜表面積的凈化效率。因此,從這一點考慮,則采用比表面積小的填料是有利的。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儀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