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濰坊魯盛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30立方米/天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30立方米/天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用于處理各類生活、醫院污水,用后可以達到一級A、B,二級等標準,主要您提出的要求我們都盡量滿足不讓您失望,認準魯盛環保品牌,值得信賴!
需要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裝置,魯盛環保幫您忙!型號設備、工藝設備、水量設備我們專業生產!
魯盛一體化污水提升泵站地埋式安裝,不影響周圍環境,實現了智能遠程監測運行,無需人工值守
1 工藝流程
采用物化-生化組合處理工藝。物化部分采用混凝氣浮,生化部分采用厭氧和組合式MSBR反應池。
2 主要構筑物、設備及參數
2.1 調節池
調節池按10 萬m3/d規模一次建成,2座,單池有效水深4.5 m,容積12 500 m3,停留時間6 h。采用空氣攪拌,強度為0.6 m3/(m2·min)。
2.2 折板絮凝池
共3組,每組并聯2格。總停留時間8 min,每格絮凝池分3段,一段為異波折板,設計流速為0.32 m/s;二段為同波折板,設計流速為0.15 m/s;三段為平行垂直折板,設計流速為0.08 m/s。每格平面尺寸為18 m×1.3 m,單池有效水深4 m。
2.3 渦凹氣浮池
采用美國CAF-525型渦凹氣浮成套工藝。水池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共3組,每組并聯2格。氣浮池上設散氣葉輪、刮渣機、螺旋推進器等設備。每套設備總功率10.1 kW,包括曝氣機 4臺,單臺流量525 m3/h,刮渣機1臺。每格水池尺寸為22.1 m×4.28 m×1.84 m,有效容積138 m3,停留時間12 min。
2.4 厭氧池
厭氧池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共3組,每組分3格*獨立的矩形池。為保證厭氧處理效果,池內污水上下交錯流動,同時設潛水攪拌器,每臺功率7.5 kW,每格設4臺攪拌器。厭氧池停留時間為6 h,有效水深6 m,每組水池尺寸為60 m×2 4 m ×6.8 m。為提高厭氧池內的污泥濃度,池內設置自由擺動型彈性立體填料,填料體積占厭氧池有效容積的30%。
2.5 組合式MSBR生化反應池
組合式生化反應池共3組,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每組反應池為一矩形水池,用隔墻分為缺氧區,主曝氣區,序批區(2個)。污水連續進入缺氧區、主曝氣區,然后進入序批區,兩個序批區交替充當沉淀池周期運行。若序批區A沉淀出水,則序批區B 進行缺氧、好氧和靜止沉淀等序批反應。序批區B在進行缺、好氧反應的同時,回流混合液進入缺氧區與原污水混合。半個周期結束后,序批區A和序批區B的功能交換,剩余污泥在序批區沉淀出水的后期排放。
組合式生化反應池的主要參數為:每組設計流量3.3 萬m3/d,反應池尺寸74 m×45 m ×6.8 m,有效水深6 m。缺氧區有效容積3 240 m3,停留時間2.3 h;主曝氣區有效容積10 260 m3,停留時間7.4 h,MLSS 3.5 g/L,泥齡40 d,污泥負荷0.13 kgBOD/(kgMLSS·d);序批區有效容積3 240 m3,停留時間2.3 h,混合液回流比1 00%~300%,MLSS 3.5 g/L,污泥負荷0.08 kgBOD/(kgMLSS·d)。
30立方米/天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傳統和新開發的脫氮工藝有A/O,兩段活性污泥法、強氧化好氧生物處理、短程硝化反硝化、超聲吹脫處理氨氮法方法等。
1.A/O工藝
將前段缺氧段和后段好氧段串聯在一起,A段DO不大于0.2mg/L,O段DO=2~4mg/L。在缺氧段異養菌將污水中的淀粉、纖維、碳水化合物等懸浮污染物和可溶性有機物水解為有機酸,使大分子有機物分解為小分子有機物,不溶性的有機物轉化成可溶性有機物,當這些經缺氧水解的產物進入好氧池進行好氧處理時,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提高氧的效率;在缺氧段異養菌將蛋白質、脂肪等污染物進行氨化(有機鏈上的N或氨基酸中的氨基)游離出氨(NH3、NH4+),在充足供氧條件下,自養菌的硝化作用將NH3-N(NH4+)氧化為NO3-,通過回流控制返回至A池,在缺氧條件下,異氧菌的反硝化作用將NO3-還原為分子態氮(N2)完成C、N、O在生態中的循環,實現污水無害化處理。其特點是缺氧池在前,污水中的有機碳被反硝化菌所利用,可減輕其后好氧池的有機負荷,反硝化反應產生的堿度可以補償好氧池中進行硝化反應對堿度的需求。好氧在缺氧池之后,可以使反硝化殘留的有機污染物得到進一步去除,提高出水水質。BOD5的去除率較高可達90~95%以上,但脫氮除磷效果稍差,脫氮效率70~80%,除磷只有20~30%。盡管如此,由于A/O工藝比較簡單,也有其突出的特點,目前仍是比較普遍采用的工藝。
2.兩段活性污泥法
能有效的去除有機物和氨氮,其中第二級處于延時曝氣階段,停留時間在36小時左右,污水濃度在2g/l以下,可以不排泥或少排泥從而降低污泥處理費用。
3.強氧化好氧生物處理其典型代表有粉末活性炭法(PACT工藝)
粉末活性碳法的主要特點是向曝氣池中投加粉末活性炭(PAC)利用粉末活性炭極為發達的微孔結構和更大的吸附能力,使溶解氧和營養物質在其表面富集,為吸附在PAC 上的微生物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從而提高有機物的降解速率。
近年來國內外出現了一些全新的脫氮工藝,為高濃度氨氮廢水的脫氮處理提供了新的途徑。主要有短程硝化反硝化、好氧反硝化和厭氧氨氧化等。
4. 短程硝化反硝化
生物硝化反硝化是應用zui廣泛的脫氮方式,是去除水中氨氮的一種較為經濟的方法,其原理就是模擬自然生態環境中氮的循環,利用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的聯合作用,將水中氨氮轉化為氮氣以達到脫氮目的。由于氨氮氧化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氧氣,曝氣費用成為這種脫氮方式的主要開支。短程硝化反硝化是將氨氮氧化控制在亞硝化階段,然后進行反硝化,省去了傳統生物脫氮中由亞硝酸鹽氧化成硝酸鹽,再還原成亞硝酸鹽兩個環節(即將氨氮氧化至亞硝酸鹽氮即進行反硝化)。該技術具有很大的優勢:①節省25%氧供應量,降低能耗;②減少40%的碳源,在C/N較低的情況下實現反硝化脫氮;③縮短反應歷程,節省50%的反硝化池容積;④降低污泥產量,硝化過程可少產污泥33%~35%左右,反硝化階段少產污泥55%左右。實現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脫氮技術的關鍵就是將硝化控制在亞硝酸階段,阻止亞硝酸鹽的進一步氧化。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儀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