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濰坊魯盛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10m3/d污水處理一體化設備
產地 | 國產 | 加工定制 | 是 |
---|
10m3/d污水處理一體化設備
地埋式污水處理一體化設備,提供專業的設計,制造,安裝和調試,售后服務,免費上門安裝及操作培訓,設備終身維護,合作企業眾多,可上門面談.
*用的都是好材料,我們秉承客戶至上的原則我們用的材料都是進口材料,質量杠杠的,只要您信任我們,我們給您一次的體驗
廢水的產生及環?;厥?br />粗氯化液精致的過程中,主要是利用水與HCL的溶解性高于氯化液與HCL的溶解性的萃取原理,使氯化液在生產過程中夾帶的大量HCL被水吸收后脫除,屬于萃取過程。后續堿洗過程是經配比后的NaOH溶液在繼續萃取的同時增加酸與堿的中和反應使氯化液中的酸性*被去除。
由堿洗罐排出的堿性廢水全部改為與水洗所用的清水混合然后送至氯化液中參與一次水洗,混合后的清水與氯化液中的酸離子中和反應更加*,使堿洗水洗同時進行,水洗后的氯化液再進入堿洗罐時只做堿性調整保證PH值即可,此操作較為成功,試運行2年期間未發現異常,且在有效利用廢堿水減少廢水排放的同時也減少了NaOH液堿的使用量,折百液堿消耗定額由13kg/t下降至6kg/t。
通過新舊工藝對比以及實際生產效果來看,此方法減少廢水排放是一種低投資、無運行費用且產生經濟效益的方法,在氯化苯行生產工藝中具有較高實用價值和推廣前景,通過裝置內廢水的二次利用即可降低成本又能達到節能減排的環保目的,符合我國現階段化工行業的發展方向。
氨氮去除劑主要用于去除廢水中的氨氮,投加后使廢水中的氨氮部分生成不溶于水的氮氣、二氧化氮、一氧化氮及水,該產品中的催化成分將廢水中離子狀態的氨氮轉化成游離狀態,并有輔助去除COD及脫色效果。
氨氮去除劑的特點
1、反應速度快,2-10分鐘左右即可完成反應過程,個別水會達到30分鐘左右
2、去除效率高,相比其它的除氨氮藥劑,具有添加量少,去除率高
3、易于添加和使用,具良好的操作性
4、具有脫色、降低COD等輔助功能
氨氮去除劑廣泛應用于電鍍業、線路板、印染、化工、市政污水等工業氨氮超標的污水處理。
小試程序:
取小量污水水樣(500~1000mL放流口出水水樣);
加入定量的氨氮去除劑(50ppm/100ppm/200ppm/300ppm/500ppm等氨氮去除劑濃度加入量);
充分攪拌5~8分鐘后檢測污水中殘余的氨氮值是否滿足要求。
現場使用確認:
氨氮去除劑對污水中的氨氮去除效果*,佳投藥量根據試驗結果確認后即可,避免投加過量;
.藥劑投加位置*好選擇在過濾池或沉淀池后段,保證充分攪拌(或曝氣攪拌),使得藥劑與污水能充分反應。
:污水處理正常運行的情況下,在溫度高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都不會出現嚴重的污泥膨脹情況,往往出現在每年的春夏、秋冬換季時。即發生在氣溫、水溫和氣壓交變的環境。
在分析一些污水處理廠的統計數據后,發生泡沫現象的時期為:由水溫高于氣溫而交變到水溫低于氣溫時(3月份到4月份)和由水溫低于氣溫而交變到水溫高于氣溫時(10月份到11月份)。微生物生理指標法
10m3/d污水處理一體化設備微生物與廢水接觸后,利用廢水中的有機物作為碳源和能源進行新陳代謝,微生物生理指標法就是通過觀察微生物新陳代謝過程中重要的生理生化指標的變化來判定該種廢水的可生化性。目前可以作為判定依據的生理生化指標主要有:脫氫酶活性、三磷酸腺苷(ATP)。
1、脫氫酶活性指標法
微生物對有機物的氧化分解是在各種酶的參與下完成的,其中脫氫酶起著重要的作用:催化氫從被氧化的物質轉移到另一物質。由于脫氫酶對毒物的作用非常敏感,當有毒物存在時,它的活性(單位時間內活化氫的能力)下降。因此,可以利用脫氫酶活性作為評價微生物分解污染物能力的指標:如果在以某種廢水(有機污染物)為基質的培養液中生長的微生物脫氫酶的活性增加,則表明微生物能夠降解該種廢水(有機污染物)。
2、三磷酸腺苷(ATP)指標法
微生物對污染物的氧化降解過程,實際上是能量代謝過程,微生物產能能力的大小直接反映其活性的高低。三磷酸腺苷(ATP)是微生物細胞中貯存能量的物質,因而可通過測定細胞中ATP的水平來反映微生物的活性程度,并作為評價微生物降解有機污染物能力的指標,如果在以某種廢水(有機污染物)為基質的培養液中生長的微生物ATP的活性增加,則表明微生物能夠降解該種廢水(有機污染物)。
此外,微生物生理指標法還有細菌標準平板計數、DNA測定法、INT測定法、發光細菌光強測定法等。
雖然目前脫氫酶活性、ATP等測定都已有較成熟的方法,但由于這些參數的測定對儀器和藥品的要求較高,操作也較復雜,因此目前微生物生理指標法主要還是用于單一有機污染物的生物可降解性和生態毒性的判定。
模擬實驗法
模擬實驗法是指直接通過模擬實際廢水處理過程來判斷廢水生物處理可行性的方法。根據模擬過程與實際過程的近似程度,可以大致分為培養液測定法和模擬生化反應器法。
1、培養液測定法
培養液測定法又稱搖床試驗法,具體操作方法是:在一系列三角瓶內裝入某種污染物(或廢水)為碳源的培養液,加入適當N、P等營養物質,調節pH值,然后向瓶內接種一種或多種微生物(或經馴化的活性污泥),將三角瓶置于搖床上進行振蕩,模擬實際好氧處理過程,在一定階段內連續監測三角瓶內培養液物理外觀(濃度、顏色、嗅味等)上的變化,微生物(菌種、生物量及生物相等)的變化以及培養液各項指標:pH、COD或某污染物濃度的變化。
2、模擬生化反應器法
模擬生化反應器法是在模型生化反應器(如曝氣池模型)中進行的,通過在生化模型中模擬實際污水處理設施(如曝氣池)的反應條件,如:MLSS濃度、溫度、DO、F/M比等,來預測各種廢水在污水處理設施中的去除效果,及其各種因素對生物處理的影響。
由于模擬實驗法采用的微生物、廢水與實際過程相同,而且生化反應條件也接近實際值,從水處理研究的角度來講,相當于實際處理工藝的小試研究,各種實際出現的影響因素都可以在實驗過程中體現,避免了其他判定方法在實驗過程中出現的誤差,且由于實驗條件和反應空間更接近于實際情況,因此模擬實驗法與培養液測定法相比,能夠更準確地說明廢水生物處理的可行性。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儀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