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濰坊魯盛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無動力污水處理設備>> 新農村無動力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產地 | 國產 | 加工定制 | 是 |
---|
新農村無動力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我公司主產: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氣浮機、UASB厭氧塔、斜管沉淀池、二氧化氯發生器、機械格柵、加藥裝置等污水處理設備。
來電可為您報價、出方案、看現場、設備安裝、設備維護、維修。技術為本。質量為先。為客戶選擇合理的報價與解決方案。提供完善的售后保障
對于那些具有適當處理能力和較高的進水COD的濃度(例如 > 300 mg / L)的污水處理廠,污泥混合液揮發性固體組份(MLVSS/MLSS比)是應用污泥厭氧消化的關鍵。根據計算,如果將混合液MLVSS/MLSS由55%提高到65%,揮發份只是提高10%,就可以增加20%沼氣產率。污泥揮發份的提升也有效提高了生物池的污泥活性,提高了池容利用效率,同時,顯著減少了金屬材料磨損和管道堵塞,大大消除了技術上應用污泥厭氧消化的障礙。通過熱電聯產從污泥厭氧消化回收的電可節省經營污水處理廠電力的大約30%。上海白龍港污水處理廠(產能2,000,000 m3 / d ),進水COD濃度為250 mg/L,蘇黎世污水處理廠初沉池出水COD濃度約為250 mg / L,兩個廠都使用污泥厭氧消化用于能量回收。對于中國處理能力超過100,000 m3 /d的污水廠,即便只有一半的應用了污泥厭氧消化進行能量回收,其對污水處理廠運行效益和環境可持續也有很大的提高。對于規模較小的污水處理廠,可以考慮脫水污泥合并送到大型污泥工廠或區域污泥處理中心進行能量回收。
減少碳支出。目標是通過污泥發酵獲得凈25 mg-COD/ L。這相當于zui終出水硝酸氮濃度降低了約5 mg-N/L,有助于實現在幾乎沒有或添加少量碳情況下實現出水總氮濃度少于10 mg-N / L。
減少污泥量。通過增進進水砂粒去除, 提高10%進水VSS / TSS分數,可將污泥產量減少約20%。
結合污泥厭氧消化去除大約40%VSS(Grady等,1999)污泥量減少可達約50%。
這意味著如果在約一半的污水處理廠實現了ISS減少并應用污泥厭氧消化,則全國范圍內污泥產生量可能減少約25%。連同能量回收增加的和購買化學品成本減少,落實減少ISS并應用污泥厭氧消化將在很大程度改善污水處理廠的可持續性。
加強結果導向的應用研究。要大力加強針對克服或解決中國污水水質特性形成的技術瓶頸進而實現高效污水處理目標的可持續性研究與技術開發,從開始就需要制定詳細的可行性研究計劃,針對污水特性,尤其是進水ISS,和硝酸鹽還原速率等研究與實際測試,將有助于從技術確定是否需要初沉池。通過生化揮發物脂肪酸潛力(BVFAP)等指標測試可用于評估初沉污泥和活性污泥發酵的可行性。目前看來,現在針對實際水質特征條件下的污水廠設計,針對解決*中國污水水質相關的市政污水處理現實問題的研究仍然相對薄弱。zui近幾年中國在水科學研究方面取得了出色的進步,現在也正是時候,可進一步加強在可持續市政污/廢水處理應用領域的研究。
自90年代以來,中國在城市衛生工程方面取得了顯著進步。但是,市政污水處理仍然面臨著低效率的能量回收,營養物去除高成本和高污泥量問題. 這些難題源于*的污水水質特性: 高ISS,低COD和C / N比。這項研究揭示了污水水質特性和市政污水處理廠的低效率之間的因果關系。進一步提出建議,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水質特性,進行污水處理廠的設計和運行。鑒于管網完善需要一定周期, 污水處理廠的可持續性改進可以與管網提質增效、管網修復等工作并行。提供具有成本效益的措施和解決方案的建議,即高效除砂、污泥發酵和應用低碳生物脫氮除磷工藝,并估算了實施可能帶來的收益。強調了未來加強以結果導向的市政污水處理應用研究的必要性。
新農村無動力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設備運行的穩定性1超濾壓差、產水量的變化實驗期間超濾膜壓力維持在0.9kg/cm2,壓差變化較小,維持在0.1kg/cm2左右.
初始運行時,超濾膜的產水量為920L/h,實驗裝置連續運行10d后,產水量下降到909L/h,產水量衰減度在1%左右.經過化學清洗后,產水量可以恢復到初始值.實驗裝置繼續運行到第20天的時候,超濾膜的產水量又從原來的920L/h下降到909L/h,通過第二次化學清洗,產水量依然可以恢復到初始值.通過對超濾清洗后排出水的分析,得出造成超濾膜污染的主要物質是焦化廢水中的懸浮物和有機物膠體,通過清洗,可以很容易去除.
實驗設備運行期間,超濾膜壓差很穩定,產水量變化較小,即使膜表面有污染,通過清洗很容易去除.
2納濾壓差、產水量的變化實驗期間納濾膜壓力維持在6.0kg/cm2,壓差變化較小,維持在1.8kg/cm2左右.
納濾膜在運行期間,初始產水量為180L/h,連續運行10d后,產水量衰減到165L/h,衰減幅度為8%.經過化學清洗后,產水量可以恢復到初始值.實驗裝置繼續運行到第20d的時候,納濾膜的產水量又從原來的180L/h下降到163L/h,進行第二次化學清洗.化學清洗后,產水量依然可以恢復到初始值.通過對納濾清洗后排出水的分析,得出造成納濾膜污染的主要物質是廢水中的有機物膠體和無機鹽.
由此可見,納濾膜運行過程中,產水量變化較小,說明膜表面污染較少,膜的抗污染能力較強,并且膜表面污染物容易通過沖洗去除,納濾膜運行穩定,即選用的工藝可行.
4清洗及清洗水的處理
實驗過程中膜的清洗分為日常清洗和化學清洗.
日常清洗用納濾產水作為膜的清洗水,超濾清洗包括正沖洗和反沖洗,納濾只有正沖洗,每次清洗時間為30min,清洗水循環使用.經過計算日常清洗水水量很小,約占進水量體積分數2%,污染物含量少,可以返回到廢水生物處理調節池,用來調節厭氧池進水水質.
在實驗過程中,膜化學清洗過2次,每10d一次.清洗藥劑為NaOH和檸檬酸.在清洗過程中,首先向注滿清洗水的原水箱中加入NaOH,調節pH到12,啟動離心泵分別清洗超濾膜和納濾膜30min,浸泡20min,排水;然后用檸檬酸調節清洗水的pH到2,啟動離心泵分別清洗超濾膜和納濾膜30min,浸泡20min,排水;清洗完成.化學清洗后,分別測定超濾、納濾產水量,其產水量可以恢復到初始值.由于化學清洗間隔時間很長,并且清洗水水量不大,可以直接回流到厭氧池調節水質.清洗藥劑很廉價,可以減少運行開支. 增強除砂池除砂效率。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儀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