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濰坊魯盛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WSZ-F-10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WSZ-F-10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公司堅持以*服務于客戶,以*的產品質量贏得用戶的信賴。面對競爭激烈的市場,一貫堅持“質量,用戶至上"的經營理念。公司以“*質量,*服務"的基礎上,售后服務更加完善,力求制造品質的產品為廣大客戶服務
設備安裝好后由我公司調試,出水水質容易達到國家規定標準。
本公司承接大、中、小型的設備,需要什么樣的設備魯盛環保都能搞定。
碳源投加量的確定
各類碳源投加量都有一個相應的范圍,以下為經驗數據,可以通過實際情況確定碳源的投加量,但要在實際運行中要兼顧到亞硝態氮的累積和產泥率:
(1)甲醇:在甲醇投加量不足的情況下,會出現亞硝態氮的累積,理想的COD/N為4.3~4.7。有文獻提到,甲醇為碳源時理想的COD/N為4.3~10.6。甲醇為碳源時,理想的投加量碳氮比大于5時,反硝化才能進行*,硝態氮去除率可達95%,產泥率在0.35左右。
(2)乙酸鈉:根據文獻,在污水中加入乙酸鈉作為碳源,碳氮比在4.6時,可以達到穩定的脫氮效果,而且它的水解物為小分子有機物,能容易被微生物降解,反硝化響應時間快,而且無毒,能作為應急碳源。但是,它價格較貴,產泥率高,對污水廠的污泥處置會帶來了一定的壓力。
(3)工業葡萄糖:閻寧經過實驗發現,工業葡萄糖的理想碳氮比在6.4~7.5,比甲醇大得多,而且它是多分子有機物,不易被微生物所利用,容易導致出水中COD的上升,同時與甲醇、酒精相比,葡萄糖更易出現亞硝態氮的累積,因此,不建議大量使用葡萄糖作為碳源。
3、碳源的選擇
在理論上,各類碳源都能保證出水總氮達到排放標準,但要考慮多個因素:
(1)碳源投加的成本
投加成本是碳源的當量COD價格+投加量的綜合算法,需要理論計算加實際運行的投加量確定;
(2)碳源產泥率
投加碳源,必定會增加污泥的產量,而污泥處理成本很高,這個是選擇碳源必須考慮到的重要一項。
(3)保證污水運行的穩定性
投加碳源目的是為了脫氮,因此在選擇碳源的時候,要兼顧污水處理廠的運行穩定,如盡可能的避免污泥膨脹、出水COD升高、亞硝基氮累積等。
根據以上,碳源的選擇,不是單純的經濟帳,而是與穩定運行實際相緊密結合的??茖W的選擇碳源,才能有效的降低污水處理廠的運行成本和污水處理廠的穩定運行。
當前,國內絕大多數的市政污水處理廠面臨著必須投加碳源和碳源成本高的現實,如何做到減少碳源投加和降低碳源成本,是污水處理行業面臨著的共同問題,通過近幾年碳源的使用實際使用情況,提出如下的建議:
(1)重塑厭氧池和缺氧池流態,促進池容近的利用,避免短流,提高混合效率和碳源利用率,盡量減少碳源投加或者不投加。
(2)新設計的污水處理廠可選用多級AO工藝,充分考慮堿度在污水處理中的重要作用,減少污泥內回流,達到更好的脫氮效果。
(3)碳源選擇與投加,需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除碳氮比這個參數外,重點要考慮水的流態、堿度和水溫這3方面的影響。
(4)根據目前的發展趨勢,碳源的綜合成本將成為污水處理廠shou選,新興的生物質碳源是綜合碳源,利于生物降解,將逐漸占據主導地位,可以通過小規模的試用,避免走彎路。
(5)目前碳源的選擇種類很多,也有外資品牌來搶占碳源的市場,在保證不產生二次污染的情況下,選擇的碳源作為shou選碳源,乙酸鈉可以作為應急碳源儲備做應急使用。
WSZ-F-10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膜技術在污水處理、海水淡化、工業分離等多個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且隨著膜材料的不斷改良,持續推動工藝的改進和成本的降低。另外,近十年來納米技術不斷突破,納米材料在過濾、吸附、電化學等許多水處理工藝中也逐漸發揮巨大的作用,極大的提高工藝的處理效率。公司 致力于:高效低能耗污水處理及深度凈化的技術及應用研究、黑臭水體及水環境修復技術研究,高濃度廢水處理及回用水技術研究,并通過技術創新實現“工程設備化、設備標準化”。
地下水污染問題嚴峻
地下水是人類的重要淡水資源。根據2011年頒布的《全國地下水污染防治規劃(2011-2020年)》,在全國655個城市中,有400多個以地下水為飲用水源,約占城市總數的61%;北方地區65%的生活用水、50%的工業用水和33%的農業灌溉用水來自地下水。
但是近年來,從《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公布的情況來看,我國地下水污染的狀況日益嚴重,一邊是水污染情況不容樂觀,一邊又是超采現象極為普遍,地下水面臨著嚴峻的威脅。《全國地下水污染防治規劃(2011-2020年)》就表示,據近十幾年地下水水質變化情況的不*統計分析,我國地下水的污染正在由點狀、條帶狀向面上擴散,由淺層向深層滲透,由城市向周邊蔓延。
在地下水污染的種類中,硝酸鹽污染、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是重要的兩個方面。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儀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