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場應定期進行*的消毒,這樣可以大量降低甚至避免疫情的發生。杜絕不可挽回的損失的發生,我們今天特意介紹一下養殖場應該怎樣消毒。 1、環境消毒
畜舍周圍環境每2周~3周用2%火堿消毒或撒生石灰1次;場周圍及場內污水池、排糞坑、下水道出口,每月用漂白粉消毒1次。大門口、豬舍入口消毒池要定期更換消毒液。現在越來越多的養殖戶引入臭氧發生器對養殖場消毒,這種消毒措施,對大多數的細菌、病毒有*的殺滅作用,且消毒快速、*及殘留,是一種新型的環保消毒方法。
2、畜舍消毒
每批商品畜調出后,要*清掃干凈,用高壓水槍沖洗,然后噴霧消毒或熏蒸消毒。間隔5天~7天,方可轉入下批新畜。
3、用具消毒
定期對保溫箱、補料槽、飼料車、料箱、針管等進行消毒,可用0.1%新潔爾滅或0.2%~0.5%過氧乙酸消毒,然后在密閉的室內進行熏蒸。
4、儲糞場消毒
畜禽糞便要運往遠離場區的儲糞場,統一在硬化的水泥池內堆積發酵后,出售或使用。儲糞場周圍也要定期消毒,可用2%火堿或撒生石灰消毒。
5、帶畜消毒
定期進行帶畜消毒,有利于減少環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可用于帶畜消毒的消毒藥有:0.1%新潔爾滅、0.3%過氧乙酸、0.1%次氧酸鈉。
6、進出人員消毒
非生產人員嚴禁進入場區,飼養人員及上級業務檢查人員必須進入場區時,必須嚴格消毒程序:更衣,換鞋,噴霧和紫外燈照射消毒后,方可進入。
本文來源:http:///tianmin-Article-143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