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商
濟南中創工業測試系統有限公司資料大小
21KB資料圖片
下載次數
8次資料類型
JPG 圖片瀏覽次數
297次現在隨著低俗電動車的政策快要落地,低俗電動車的政策開始備受電動車行業和人們的關注。近日也有消息稱低速電動車準入和管理標準的議題將會在今年期間進行討論。在了解低俗電動車市場過程中,發展近3年來,山東、河北、河南等地區的低速電動車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50%。但在駕駛要求和出行標準雙重缺失的情況下,低速電動車的日常出行存在一定風險。
對此,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師建華表示,此次能引起主管部門重視并醞釀出臺相關標準,無疑有利于市場的規范和行業發展,倘若低速電動車可以用合法的身份進入市場,那么現有的生產企業將會獲得更大的存活空間。
高速增長:
通常而言,低速電動車是指速度低于70km/h的簡易四輪純電動汽車,起源于三四線城市的郊區及城鄉結合部等地區,主要用于滿足三四線城市人們的中短途代步的需求。從低速電動車目前的市場分布情況來看,全國低速電動汽車目前主要分布于山東、河北、河南等省區市。據悉,僅山東市場就占全國*的25%左右,而山東、河南和河北三省共占全國市場的60%左右。
就低速電動車的消費群體而言,2015~2016年的變化較為明顯。2015年,低速電動車的男性消費者占79%左右,且超35歲以下的消費者不足5%;2016年,低速電動車的男性消費者比例下降至75%,45歲以下消費者占比提升至15%左右。從年齡的角度來講,低速電動車的消費人群逐步向年輕化發展。
監管缺失:
盡管低速電動車對于地方經濟貢獻較大且使用人群大多在短距離內活動,但沒有牌照、駕照等出行門檻的限制也為人們的日常交通生活增加了出行風險。
對于低速電動車的出行管理,四輪低速電動車標準起草組組長董揚指出:“機動車產品是要上路行駛的,低速電動車的發展必須符合道路交通管理能有效地實施的前提。產品五花八門,想走哪兒就走哪兒,沒有駕照和保險的要求,是堅決不行的。”
標準之爭:
2016年10月,*、*、*、*部、*曾向*上報《關于低速電動車管理有關問題的請示》,*相關部門已批示同意。未來低速電動車發展的大方向,是“升級一批、規范一批、淘汰一批”電動車企業。
雖然已經確定了宏觀調控的大體方向,但低速電動車的具體規范措施尚未出臺。盡管低速電動車的生產商和供應商都期望低速電動車規范標準早日落地,但對于標準的制定,業內人士提出的觀點不盡相同。根據記者了解,低速電動車企對標準的“爭議”主要集中在管理類別、碰撞測試、車身尺寸和電池四個方面。在管理類別上,企業希望低速電動車能按照摩托車大類進行管理;在碰撞測試方面希望進行40km/h速度正碰,取消側面碰撞試驗;在車身尺寸方面,考慮到消費者乘坐舒適性,企業希望可以將車寬限制從1.5米放寬至1.6米。
相關企業負責人認為,標準的制定應該以市場需求為主,雖然現有的技術實力可以讓低速電動車接近或達到乘用車管理標準,但過高的要求會讓現有的低速電動車成本提升。在銷售成本提高的情況下,中大型低速電動車企業會因價格優勢的缺失失去客戶,而相對零散、不成規模的生產企業可能會無視政策規定繼續生產低端產品,從而進一步擾亂市場秩序,不利于政府規范市場的初衷。
現在低速電動車市場發展以每年平均增長超過50%的高速發展中,隨著低速電動車越來越多。勢必帶來一定的管理和安全問題。很多車輛生產商和一些低速電動車上游供應商都表示,期待和支持低速電動車相關法規的早日落地實施,以規范市場和低速電動車行業。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儀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