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體報警器選型六項原則
工業用固定式氣體報警器由報警控制器和探測器組成,控制器可放置于值班室內,主要對各監測點進行控制,探測器安裝于氣體Z易泄露的地點,其核心部件為內置的氣體傳感器, 傳感器檢測空氣中氣體的濃度。探測器將傳感器檢測到的氣體濃度轉換成電信號,通過線纜傳輸到控制器,氣體濃度越高,電信號越強,當氣體濃度達到或超過報警 控制器設置的報警點時,報警器發出報警信號,并可啟動電磁閥、排氣扇等外聯設備,自動排除隱患。便攜式氣體檢測儀為手持式,工作人員可隨身攜帶,檢測不同 地點的氣體濃度,便攜式氣體檢測儀集控制器,探測器于一體,小巧靈活。與固定式氣體報警器相比主要區別是便攜式氣體檢測儀不能外聯其他設備。
(1)儀表的需求參數和工藝情況是不是能適用。
分析儀一般都需要在潔凈的氣體介質條件下工作,所以需方必須詳細的提供工藝方面被測介質氣體的現場參數(以氣體成分分析為例)如:壓力、介質組成、氣體溫度、氣體濕度、粉塵含量、結晶情況及有無腐蝕性氣體等,得到這些數據分析儀生產廠家就會考慮自己研發、設計、生產的分析儀能不能與現場的條件相匹配,并選擇適用的分析儀進行解決問題。上面的工藝參數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個都可能造成在分析上的錯誤、或者儀表達不到使用的效果,而大大增加工作量。所以在選型的時候一定要搞清楚分析儀用在某個監測點的工藝參數。
(2)分析儀前預處理的適用性與穩定性。
氣體分析儀的前預處理單元是氣體分析系統的非常關鍵的組成部分,其關鍵性甚至可能高于分析儀器本身,為什么預處理系統會有這么重要的作用呢?因為分析儀屬于精密儀器。運行的環境又是比較惡劣的化工環境,所以在使用分析儀表中95%以上的故障率都發生在前預處理單元。一般情況下與處理單元使用的各個預處理部件一定是要可靠性非常強的,在考慮工藝介質參數的情況下一定要高于其處理能力,這樣才能保證分析儀的良好運行,否則會極大地增加備件成本或維護工作量。所以在選擇分析儀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其預處理單元在沒在相同的工況條件下運行過,運行的狀況如何。就算在成熟的預處理也要考慮。這樣才能保證用好分析儀器。
(3)儀表生產廠家的研發、生產及售后能力
在招投標的過程中往往會提出儀表生產廠家來參與,因為在儀表使用的過程中誰能不能保證儀表本身不出問題,但是出了問題廠家的及時響應和售后又至關重要。如果選擇了中間商性質的單位合作,往往在儀表出了問題后經過層層的才能找到專門負責的相關人員。但是和生產廠家的合作可能會極大地避免以上的情況。售后可能也會很及時,不會對生產和安全情況造成影響。其次是儀表本身的技術含量,一般我們采用優秀技術的分析儀表往往是針對以前同類產品的不足或者一些缺陷研發的。所以在選型分析儀時一定要重點考慮這個問題,我們不怕遇到問題,就怕遇到問題得不到很好的解決。所以在我們選型時一定要選擇有實力的廠家和代理公司。這樣才能保證分析儀的備品備件、售后及時、產品優秀性的穩定。
(4)同類產品在相同工藝企業中的使用情況考察。
如果相同的工藝在國內比較成熟或者說比較多的情況下,一定要多去考察下。如果相關的工藝在國內不錯的情況下,可能考慮前期多和廠家溝通。共同制定相關分析系統的方案以及后期使用過程中的應急方案。各個廠家的分析儀系統都有自身的特點,有的預處理單元做得很成功,有的是取樣部分及分析儀表部分好,但是沒有一個廠家敢說自己的各個部分都是的一點缺陷都沒有。所以在選型過程中經過前期的了解和認識先確定一到三家分析系統生產廠家,再去相關的使用單位進行現場實地考察,這樣就能獲得Z真實、準確的信息,也有助于Z后的選型。
(5)盡可能的選擇國產預處理系統。
為什么選擇這里說選擇國內的氣體分析預處理系統,首先各個工藝的情況不同,預處理系統都是進行定制的,這樣就很有針對性,可以根據現場的介質變化而進行設計制作,后期的售后和產品缺陷的更新也會及時。而國外的預處理系統就不行了,因為國外的一些實用在成功的案例,在成熟的產品。在咱們國內可能也會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畢竟企業的管理和人員的技術水平還是有些差距的。所以在購買分析儀表的時候建議選擇國產的預處理系統
(6)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考慮進口分析儀器。
國外分析儀器的性能的確比國內要搞一個檔次。所以在相對比較重要的取樣位置可以考慮選擇進口的分析儀。雖然國內的分析儀的在有些方面也很成熟,但是很多時候可能也有些差距。如果是一般國內成熟分析儀器的就可以直接選擇,比如說氧分析儀、露點儀、紅外線恩洗衣、熱導分析儀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