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工地揚塵噪音監測設備加裝邊線根據:
噪聲污染主要依照GB3096-2008《聲環境質量標準》展開加裝。
GB3096-2008《聲環境質量標準》測點可以選擇:
依照監測對象和目的,可可以選擇下列三種測點條件 (指傳聲器所置邊線)展開環境噪聲的測量:
a)通常戶外
距離-任何人反射物 (地面除外)最少 3 .5 m 外測量,距地面高度 1 .2 m 下列。必要時可置于高層建
筑上,以擴大監測受聲范圍。使用監測車輛測量,傳聲器應緊固在車頂部 1 .2 m 高度處。
b)噪聲脆弱建筑物戶外
在噪聲脆弱建筑物外,距墻壁或窗戶 1 m 處,距地面高度 1 .2 m 下列。
c)噪聲脆弱建筑物室內
距離墻面和其他反射面最少 1 m,距窗約 1 .5 m 處,距地面 1 .2 ~ 1 .5 m 高。
二、揚塵噪音系統主要加裝邊線依照GB3095-2012《環境空氣質量標準》:
1、緊固布點邊線,通常加裝高度3-3.5m下列,加裝在車輛進出口,距離主體工程土方作業區18-20m以內,劣勢區展開摸排
2、加裝預埋件看北方北方相同確定,通常來說北方多狂風暴雨,建議做水泥預埋件較牢固,北方天氣較緩和,可直接就地打膨脹螺絲
3、揚塵噪音監測系統應避免放置于高溫、潮濕、有污水、灰塵及含鹽酸、堿成分高的空氣或化學氣體的地方
三、揚塵噪音環境監測設備布點建議
監測布點建議:
設置根據:依照項目的規模和性質,地形復雜性,污染源及環境空氣維護目標的布局,綜合考慮監測點設置數量。
監測點位數:二級評價項目,監測點應包括評價范圍內有代表性的環境空氣維護目標,點位很多于10個;二級,監測點應包括評價范圍內有代表性的環境空氣維護目標,點位很多于6個。對于地形復雜、污染程度空間原產差異較大,環境空氣保 護目標相當程度的區域,可毋須增加監測點數目。三級,若評價范圍內己有例會監測點位,或評價范圍內有近3年的監測資料,但其監測數據有效性合乎導則有關規定,并能滿足項目評價建議的,可不必展開現狀監測,否則應設置2~4個監測點。若評價范圍內沒其他污染源排放量同種特征污染物的,可適度減少監測點位。
公路、鐵路等項目。應分別在各主要集中式排放量源(如服務區、車站等大氣污染源)評價范圍內,可以選擇有代表性的環境空氣維護目標設置監測點位。
城市道路項目。可不受上述監測點設置數目限制,依照道路布局和車流量狀況,并融合環境空氣維護目標的原產情況,可以選擇有代表性的環境空氣維護目標設置監測點位。
四、監測布點原則及注意事項:
監測點的架設應盡量全面、客觀、真實充分反映評價范圍內的環境空氣質量。依項目評價等級和污染源布局的相同,按照下列原則展開監測布點。
二級評價項目以監測前夕所處季節的主導風向為軸向,T5800風向為0o,最少在約0o、45o、90o、135o、180o、225o、270o、315o方向上各設置1個監測點,在主導風向劣勢向距離中心點(或主要排放量源)相同距離,加密架設1~3個監測點。具體內容監測點A3C依照局地地形條件、風頻原產特征以及環境功能區、環境空氣維護目標所在方位做適度調整。各監測點要有代表性,環境監測值Montmirail充分反映各環境空氣脆弱區、各環境功能區的環境質量,以及預計受項目影響的高濃度區的環境質量。各監測期環境空氣脆弱區的監測點邊線應重合。預計受項目影響的高濃度區的監測點位,應依照各監測期所處季節主導風向展開調整。
二級評價項目以監測前夕所處季節的主導風向為軸向,T5800風向為0o,最少在約0o、90o、180o、270o方向上各設置1個監測點,主導風向劣勢向應加密布點。具體內容監測點位建議同上。如需要展開二期監測,應與二級評價項目相同,依照各監測期所處季節主導風向調整監測點位。
三級評價項目以監測期所處季節的主導風向為軸向,T5800風向為0o,最少在約0o、180o方向上各設置1個監測點,主導風向劣勢向應加密布點。各監測點建議同上。如果評價范圍內已有例會監測點可不必安排監測。
城市道路評價項目。對于城市道路等線源項目,應在項目評價范圍內,選取有代表性的環境空氣維護目標設置監測點。監測點的架設還應融合脆弱點的垂直空間原產展開設置。
監測點邊線的周邊環境條件。應合乎相關環境監測技術規范的規定。監測點周遭空間應開闊,取樣口水平線與周遭建筑物的高度夾角<30o;監測點周遭應有270o取樣DDiS空間,空氣流動不受任何人影響;躲避局地污染源的影響,原則上20m范圍內應沒局地排放量源;躲避樹木和吸附力較強的建筑物,通常在15~20m范圍內沒綠色喬木、灌木等。同時注意監測點的可到達性和電力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