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能源供應能力顯著增強
10年來,我國能源工業快速發展,供應保障能力不斷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具備堅實、可靠、穩定的能源支撐。
——一次能源生產總量實現翻番增長。2011年達到31.8億噸標準煤,居世界*。我國主要依靠本國能源保障經濟社會發展,能源自給率保持在90%左右。
——原煤產量多年位居世界*。全國原煤產量由2002年的15.5億噸增長到2011年的35.2億噸,年均增長近2億噸。14個大型煤炭基地產量達到32億噸,約占全國煤炭總產量的90%以上,成為保障我國能源安全的基石。
——電力工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全國發電裝機容量由2002年的3.6億千瓦,迅速增長到2011年的10.6億千瓦。10年新增裝機容量是建國50多年總和的兩倍。
——石油工業持續穩產。原油產量基本穩定在2億噸左右,居*五。10年來,大慶油田保持原油穩產4000萬噸。海上原油產量超過5000萬噸,相當于再造了一個海上大慶。
——天然氣產業快速增長。2011年天然氣產量達到1031億立方米,居*六,10年來年均增長13%以上。
——能源運輸體系基本形成。西煤東運、西電東送、西氣東輸、北油南運及連接周邊國家的中哈、中亞、中俄油氣管道都已形成,中緬油氣管道正在建設,全國電網規模居世界*。
二、能源普遍服務水平大幅提升
10年來,人民生活用能在數量、質量上發生巨大變化,更多的城鄉居民用上清潔、、便利的能源。
——人均能源消費水平10年翻一番。2011年為2.59噸標準煤,10年來年均增長8.4%,達到世界平均水平。
——人均用電、用氣量快速增長。2011年人均水平分別達到3490千瓦時和96.5立方米,10年來分別增長了1.73倍和3.3倍。
——大力加強農村電力建設。實施中西部農網完善、無電地區電力建設和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工程,累計投入4000多億元,農村用電狀況發生根本性變化,解決了3000多萬無電人口的用電問題。
——全面推進邊疆地區能源建設。“電力天路”——青藏聯網工程建成,結束了西藏電網長期孤網運行的歷史。新疆能源建設步伐加快,“氣化南疆”、“氣化北疆”工程先后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