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發電有限公司自2003年起,采用MMS6000系統對3號~6號機組(4×200MW)原TSI進行改造。MMS6000系統是德國epro(原飛利浦)公司近幾年推出的替代RMS700系統的TSI產品。MMS6000除保留原有產品的所有功能外,還融入了微處理器技術、數字通訊技術以及對測量信號進行分析處理功能;除了能將實際測量輸入的信號波形顯示在計算機屏幕上外,還可將時域振動信號轉換成頻域振動信號,并在屏幕上給出實際振動的頻譜和相位。根據這些波形和經過轉換后的頻域信號數據,結合機組軸系結構和振動理論知識,就可以對機組軸系隨時可能出現的振動異常現象給出合理的評判和分析,以確保機組的安全、可靠運行。
火電機組運行中的振動大多數是頻率變化、有一定失真的正弦振動(也稱為準簡諧振動)。對于這種形式的振動,通常用傅立葉變換法變換為具有一系列頻率的多個簡諧振動(諧波分量)之和。諧波分量取的越多,越接近于實際振動。
例如,對于軸系振動可以用函數x(t)來表述。把它展開成傅立葉級數為:
x(t)=A1sinω+A2sin2ωt+......
式中,A1、A2等稱為相應諧波分量的幅值,ω,2ω等稱為相應諧波分量的頻率。各諧波分量構成了振動頻譜,在頻率坐標上表示為一組離散的直線。
MMS6000系統測量模塊可以給出數倍頻的頻譜和相位圖(取決于模塊內輸人信號的上限截止頻率設置)。排除信號測量回路本身可能存在的干擾、誤差等因素后,把這些頻譜圖與機組相應運行工況下的歷史圖形進行比較,可以了解到此時機組軸系發生的某些變化。一種異常的頻譜圖像往往會伴隨有多種振動故障。因此,在利用FFT評判機組振動狀況的同時,還必須綜合考慮其它因素,比如機組檢修時更換軸瓦或軸封及與軸承振動有關的輔助設備,振動異常時相鄰軸承振動的表征,以及振動隨機組轉速或功率變化的發展趨勢等。把這些情況相FFT所給出的數據進行綜合分析,就可判斷軸系相關的振動故障,采取某些必要的措施。
MMS6000測量和處理振動信號的頻率范圍較寬,對于老式TSI裝置無能為力的某些軸系低頻(≤l5Hz)振動(某些低頻振動對機組的設備安全影響不大,但大多是用于保護的),MMS6000測量模塊也可以給出較滿意的處理結果,使運行人員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某個軸承的振動異常是由于低頻引起的,并且獲知它的振動頻率、幅值、相位等數據。對于機組存在的某些倍頻振動(包括1/2,1,2,3...倍頻引起的不平衡、摩擦或碰撞、汽流激振、油膜振蕩、轉子彎曲等等),通過FFT功能,可以詳細了解到這些倍頻分量的幅值、相位等數據。利用這些數據,綜合機組當前的運行工況(參數)、機組運行歷史狀況、相鄰或其它軸承的振動表征、振動變化的趨勢等因素,可以對機組軸系的運行狀況給出大致的評估。造成機組振動的原因是復雜多變的,處理和解決振動問題需要相關的振動理論知識和大量的實踐經驗。MMS6000系統FFT功能,為分析振動原因搭建了一個了解測量輸人信號真實面目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