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轉試驗機是對試件施加扭矩,進行扭轉試驗的設備。它的類型很多,構造形式也各有不同,但一般都是由加載和測力兩部分構成?,F(xiàn)以NJ—100B型扭轉試驗機為例,來說明其構造原理和使用方法。
一、主要技術性能
圖2-6 NJ— 100B扭轉試驗機外形圖 1—溜板;2—導軌;3—直流電機;4—減速器; 5—夾頭;6—試件;7—操作臺;8—度盤;9—記錄裝置 |
該試驗機采用了電子自動平衡測力裝置,直流電機無級調(diào)速系統(tǒng)并設有記錄裝置,它可以正反兩個方向施加扭矩進行扭轉試驗,專門用來測定各種金屬和非金屬材料受扭轉時的力學性能。分四級度盤:即0~1000N·m;0~500 N·m;0~200N· m;0~100N·m。
二、工作原理
試驗機由加載系統(tǒng),測力系統(tǒng)和記錄裝置三個部分組成,其外形如圖2-6所示。
(1)加載系統(tǒng) 安裝在溜板上的加載機構,通過6個滾珠軸承可以在基座的導軌上自由滑動。由直流電動機的帶動,通過兩級蝸輪、蝸桿,減速箱的減速,使夾頭旋轉,對試件施加扭矩。試驗機的正反加載和停車可按動操縱面板上的按鈕3(圖2-7),為了適應各種材料扭力試驗的需要,試驗機具有較寬的調(diào)速范圍,即分為兩檔:0~36°/min;0~360°/min,可將調(diào)速開關6撥在0~36或0~360處,擰動調(diào)速電位器5進行調(diào)節(jié),具體速度值由電表4顯示出。如選用0~36檔,電表上的數(shù)值減少10倍。
圖2-7 扭轉試驗機操作面板
1一工作電流表;2一記錄開關;3一按鈕;4一轉速表;5一調(diào)速電位器;
6一變速開關;7一電源開關;8一復位
圖2-8 扭轉試驗機原理示意圖
1—夾頭;2—杠桿;3—反向杠桿;4—變支點杠桿;5—拉桿;6—平衡杠桿;7—差動變壓器;
8—放大器;9—伺服電機;10—鋼絲;11—游鉈;12—繩輪;13—指針;14—測力度盤;15—
記錄筆;16—鋼絲;17—記錄筒;18—夾頭;19—減速箱;20-自整角發(fā)送機;21—放大器;
22—伺服電機;23—自整角變壓器;24—齒輪,25—量程選擇手輪;26—鏈條;27—傘齒輪;
28—凸輪
(2)測力系統(tǒng) 扭轉試驗機的杠桿系統(tǒng)原理如圖2-8所示。由夾頭1傳來的力矩,通過杠桿2或反向杠桿3,變支點杠桿4和拉桿5,拉動平衡杠桿6。由于P力的作用,水平杠桿失去平衡,右端上翹,推動差動變壓器7,差動變壓器鐵芯位移后輸出一個電信號,經(jīng)放大器8,使伺服電機9轉動,通過鋼絲10,拉動游鉈11。當游鉈對支點的力矩QS=Pr時,杠桿達到平衡,恢復水平狀態(tài)。這時,差動變壓器鐵芯處于零點,無信號輸出,電機9停止轉動。游鉈移動的同時,通過鋼絲拉動繩輪12,使指針13在測力度盤14上指出扭矩Mn的數(shù)值。
(3)記錄裝置 記錄裝置中的記錄筆15通過鋼絲16由繩輪12來拉動。
記錄筒17的轉動是通過減速箱19上的自整角發(fā)送機20發(fā)出信號,經(jīng)過放大器21放大,由伺服電機22帶動自整角變壓器23,通過齒輪24嚙合來實現(xiàn)記錄筒的轉動,使記錄筆15在紙上繪出代表扭轉變形的曲線。記錄筒的轉動有兩種速度,即記錄紙的移動有1°/min、15′/min兩級,通過齒輪24來變換。使用記錄筒時,可開動操作臺上的開關2,即可自動繪制Mn一φ曲線圖。
試驗機有四級度盤,采用變支點杠桿及變表盤機構,當需要換表盤時,旋動量程選擇手輪25,經(jīng)鏈條26、傘齒輪27、凸輪28來變換支點,即可得到所選用的度盤。
三、操作步驟
(1)檢查試驗機夾頭的形式是否與試件相配合。將速度范圍開關置于 0~36°/min處。調(diào)速電位器置于零位。
(2)根據(jù)所需大扭矩來轉動量程選擇旋鈕,選取相應的測力度盤。按下電源開關,接通電源。轉動調(diào)零旋鈕,使指針對準零點。
(3)裝好自動繪圖器的筆和紙,掛好傳動齒輪(調(diào)低速),打開繪圖器開關。
(4)安裝試件。先將試件的一端插入夾頭中,調(diào)整加載機構作水平移動,使試件另一端插入夾頭中后再給以夾緊。先緊主夾頭,再緊動夾頭。
(5)加載。將加載開關“正”(或“反”)按下,逐漸增大調(diào)速電位器的刻度值,操縱直流電機轉動,對試件施加扭矩。
(6)實驗完畢,停機,取下試件,將機器復原并清理現(xiàn)場。
四、注意事項
(l)施加扭矩后,禁止再轉動量程選擇旋鈕。
(2)使用V型夾板夾持試件時,必須盡量夾緊,以免試驗過程中試件打滑。
(3)試驗機運轉時,操作者不得擅自離開。聽見異聲或發(fā)生任何故障應立即停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