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蕩
振蕩試驗用于自動模擬系統動態(tài)振蕩過程,主要用于測試發(fā)電機的失步保護、振蕩解列裝置,以及分析系統振蕩對距離、零序等線路保護的影響等。
試驗原理
試驗步驟
試驗步驟1:設置輸出和開入量
- UA UB UC:測試儀使用UA、UB、UC進行電壓輸出。
- Ua Ub Uc:測試儀使用Ua、Ub、Uc進行電壓輸出,當使用六相電壓的測試儀時,選擇該選項才有效。
- IA IB IC:測試儀使用IA、IB、IC進行電流輸出。
- Ia Ib Ic:測試儀使用Ia、Ib、Ic進行電流輸出,當使用六相電流的測試儀時,選擇該選項才有效。
試驗步驟2:系統參數設置
- Zm:模擬雙端供電系統中的發(fā)電機側阻抗。
- Zn:模擬雙端供電系統中的系統側阻抗。
- Zl:模擬雙端供電系統中的線路阻抗。
- Em:模擬雙端供電系統中的發(fā)電機側電壓,振蕩過程中其電壓幅值不變,角度δ振蕩變化。
- En:模擬雙端供電系統中的系統側電壓,振蕩過程中其電壓幅值不變,角度固定為0°。
- Em / En:發(fā)電機側電壓與系統側電壓的比值。
試驗步驟3:振蕩設置
- 振蕩方式:測試軟件提供了兩種振蕩方式:
1、功角旋轉振蕩:功角從“振蕩初始功角”開始,在0°~360°內旋轉變化。
2、功角搖擺振蕩:功角從“振蕩初始功角”開始,在“振蕩初始功角” ~“大振蕩功角”之間搖擺變化。
- TA極性:對于發(fā)電機來說,可選為指向母線;對于線路來說,可選為指向線路。
- 振蕩初始功角:振蕩開始時的功率角度。
- 大振蕩功角:振蕩時所達到的大角度。
- 振蕩周期:振蕩開始后,振蕩功角從起始→終止→起始所需要的時間。
- 振蕩次數:輸出振蕩的次數即滑極次數。
- 振蕩前時間:開始振蕩前輸出工頻量的時間。
- 頻率:系統頻率。
- 接點防抖動時間:當保護裝置的動作接點閉合或打開時間小于該時間,則接點動作不被確認。
試驗步驟4:故障設置
- 故障類型:可設置單相接地、兩相短路、三相短路等故障。
- Kr、Kx:用于計算零序補償系數,如果定值所給的參數形式與此不同,可按如下公式進行轉換:
Kr = ( R0 / R1 – 1 ) / 3
Kx = ( X0 / X1 – 1 ) / 3
如果定值單中不是給出電阻和電抗的值,而是正序和零序阻抗,以及正序和零序靈敏角,則應將它們轉換成電阻和電抗,再代入上述公式進行計算。對某些保護以Ko、Φ方式計算的,如果Φ(Z1)=Φ(Z0),即PS1=PS0,則Ko為一實數,此時需設置Kr=Kx=Ko 。
- 短路阻抗:設置短路點到保護安裝處的短路阻抗的幅值。
- 短路阻抗角:設置短路點到保護安裝處的短路阻抗的角度。
- 故障電流:短路故障時,流經保護安裝處的故障相電流。
- 故障時間:故障發(fā)生后持續(xù)的時間。
- 零序補償系數:短路阻抗Zl的零序補償系數。
- 振蕩后故障發(fā)生時刻:設置故障發(fā)生的時刻。
試驗步驟5:開始試驗
- 點擊菜單“試驗操作”→“試驗預覽”可以預覽試驗波形和數據。
- 確認連線無誤后,單擊“開始試驗”按鈕或鍵盤上的F2快捷鍵,開始試驗。
- 單擊“退出試驗”按鈕或鍵盤上的F3快捷鍵可退出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