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技術中心>標準專利1(請不要選擇)>正文
負離子與自然環境 | ||||||||||||||||||||||||||||||||||||||||||||||||||||||||||||||||||||||||||||||||||||
1、自然界中的負離子: 自然界中的空氣離子在宇宙外來射線、地球物質的放射性、雷電、風暴、瀑布、海浪的沖擊下不斷產生。空氣的正、負離子,按其遷移率大小可分為大、中、小離子。離子遷移率大于0.4平方厘米/伏特·秒為小離子,小于0.04平方厘米/伏特·秒為大離子,介于兩者之間則為中離子。接近分子大小的荷電原子團或分子團,都屬于小的空氣離子。這些小的空氣離子具有很高的運動速度,在大氣中互相碰撞,又不斷聚集,形成大離子或中離子。 只有小離子(或小離子團)才能進入生物體。而其中的小負氧離子(或小負氧離子團),則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在大氣環境中,空氣分子濃度為2.7×1019個/cm3 ,其中小離子濃度僅為 102~103個/cm3,但它們卻以自身微小的粒子所帶的電荷極性、高度的生物活性影響著大氣環境的質量,以至整個地球生態平衡。 2、自然界正負離子的平衡: 負離子在不同的環境下存在的“壽命”不等。在潔凈空氣中,負離子的壽命有幾分鐘,而在灰塵多的環境中僅有幾秒鐘。在特定的環境下,小的空氣離子在不斷產生,又不斷衰減,而維持在一定的濃度范圍,正、負離子總數的比例亦維持在一個常數。 根據國外某文獻資料報告,二十世紀初期,地球大氣中正負離子的比例為1:1.2,而近代地球大氣中正負離子的比例為1.2:1 。僅僅相隔一個世紀,地球大氣的正負離子平衡狀態發生了逆轉的變化,以致我們現在的生存環境已被濃厚的正離子團團圍住。我們必須在現代社會活動中遏制和預防正離子的發生量,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增加大氣環境中的負離子的比例,使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條件得到改善。 3、自然環境的負離子濃度: 大氣環境中空氣離子濃度受地球環境的物理特性、氣候、季節、時間變化及大氣中污染物變化所影響。空氣離子的濃度、帶電的極性和離子團的大小是評價環境質量的重要標尺。 由于在各種自然條件和居住環境中激發空氣電離的能量不同,大氣溫度、濕度與氣壓的不斷變化,在各種環境中空氣負離子的數值有很大的差異。 例如,日本某文獻資料所見身邊環境的負離子的檢測數值為:
根據我國部分省市氣象部門各自公布的數據,目前尚有兩種空氣負離子濃度的等級標準: 1 廣東省*
2北京市*、江西氣象網
| ||||||||||||||||||||||||||||||||||||||||||||||||||||||||||||||||||||||||||||||||||||
免責聲明
客服熱線: 15267989561
加盟熱線: 15267989561
媒體合作: 0571-87759945
投訴熱線: 0571-87759942
下載儀表站APP
Ybzhan手機版
Ybzhan公眾號
Ybzhan小程序